贪腐校长被留置不到1小时,就全盘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4-07-30 19:19

“面对金钱的诱惑,我放松了对自己的纪律约束,撕开了腐败的口子,逐渐变得习以为常,成为一个个商人老板‘围猎’的对象,只要有人送钱来,什么钱都敢收,最终‘死’在了钱眼里……”被留置期间,还差6个月即将退休的四川省射洪市柳树中学校长向小平终于静下心来自我检视、自我反思。

▲向小平接受审查调查。

“没人知道,应该处理不到我身上”

向小平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射洪县柳树镇一个普通家庭,自幼家境贫寒,在乡邻眼里是一个“懂事娃”“孝顺娃”。1983年,向小平从柳树中学毕业,考上了绵阳师范专科学校,顺利跳出了“农门”。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母校柳树中学任教,内心既满足又激动,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受学生尊敬爱戴的好老师。

在组织的培养下,勤奋上进的向小平工作业绩突出,1997年带的一个普通班64个人全部考上了大学,一时轰动全市,次年他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从教导副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到校长,向小平一步步从普通教师走上领导干部岗位。

然而,令人错愕的是,在担任柳树中学校长后,向小平初心逐渐失守,思想防线迅速崩塌。

“前脚踏入仕途,后脚迈入歧途。”2009年下半年,向小平刚任柳树中学校长半年左右,学校运动场改造工程的项目负责人何某某前来“拜访”,一番寒暄后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向小平几番推辞,何某某说:“这就是个小意思,主要是想表示下心意,你不要放在心上。”最后,向小平安慰自己:“又不是我向他要的,是他自愿送的,又没其他人知道,应该处理不到我身上。”

思想的堤坝一旦出现松动,泄洪的风险就不远了。向小平人生的转折点就此到来。

此后,无论是“节日礼”还是“感谢费”,向小平逐渐习以为常,收红包礼金越发得心应手,党纪国法在他心中彻底沦为摆设。

“‘合理利润’,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如果说收受红包礼金是向小平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导火索”,那么他与食堂承包商沆瀣一气,利用职务便利为其谋取私利的行为,则是为他冲入犯罪深渊踩下的“油门”。

“一个只懂得教育的单纯的人要与各种老板们打交道,就像一只小羊羔遇到了猎手。”向小平在忏悔书中感叹。2017年1月,为顺利承包经营学校食堂业务,承包商何某某送上10万元请求向小平帮忙,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笔现金,向小平的内心经历了反复挣扎,最后还是怕“摊上事”拒绝了。

但何某某并未死心,不久后再次找到向小平,这一次,对方加大筹码将“感谢费”翻了一倍,还反复告诉向小平:“这是合理利润,不需要违反合同做事,更不需要输送学校利益。”面对20万元“利润”,向小平再也无法说服自己拒绝。

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向小平先后8次收受何某某所送“感谢费”共计90万元,自认为是在没有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向小平的贪婪不仅染指了学生食堂,还对学校教辅资料采购、项目建设、电影放映、设备添置、军训管理等领域一个也不放过,从一条烟到一箱酒,从几千元到几万元……在担任校长职务的12年时间里,向小平共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好处费79次、166.9万元。

“快退休了,组织不会关注我”

向小平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学校的重大决策、教职工的选拔任用等基本上都是他一人说了算,“一把手”职务成了他实现权力变现的“点金石”。

2016年1月,美术培训工作从业人员夏某某找到向小平,请求在柳树中学开展艺体生培训工作并希望学校免费提供场地。向小平当场拍板答应,为表示感谢,夏某某先后两次送上感谢费2万元,向小平均爽快收下。

从教这些年,向小平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名校长”,柳树中学也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学校建设得好、口碑好,找向小平“办事”的人自然越来越多,其话语权也越来越大。

2010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向小平多次利用职务便利,为7名教师在人事调动、职务晋升等方面提供帮助和关照,收受相关人员“感谢费”6.6万元。

“当我们掌握了向小平有关问题线索后,对其展开‘走读式’谈话,但向小平一开始并不配合,顾左右而言他,反复试探我们掌握的情况。”据办案人员介绍,2023年9月,射洪市纪委监委在开展“双管”领域专项监督时,掌握了向小平的相关线索。向小平一开始抱着侥幸心态,与同事交流时还曾声称:“我都退出领导岗位了,都要退休了,组织不会关注我,你们年轻人才要注意点。”

2023年11月,就在向小平以为自己能蒙混过关时,射洪市纪委监委对其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直到此时,“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向小平终于慌了,进入留置室后不到一小时就全盘交代了违纪违法事实。

2024年1月,向小平因严重违纪和涉嫌受贿犯罪,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4月,射洪市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向小平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7万元。

原标题:“名校长”贪腐后的自我心理建设

来源: 廉政瞭望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商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