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家”变“蛀虫”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11-27 14:33

“我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损害了基层干部的形象,我认罪悔罪……”庭审现场,曾担任綦江区打通镇吹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王某某对套取集体资金的行为悔不当初。

农村集体“三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容不得分毫侵占。2024年6月,打通镇纪委收到群众实名举报,反映王某某存在侵占村级项目补助款、村民复垦款等问题,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线索直指农村集体资金监管漏洞,鉴于线索涉及群众核心利益且问题性质恶劣,该案提级由区纪委监委直接办理。

经查,王某某为退还违规领取村集体公司18万元薪酬,动起了“以账还账”的歪心思。他先找到某建材商刘某某,通过虚构项目材料费、运费的方式,从村集体公司套取19万余元,除退还违规领取工资部分,剩余款项用于个人日常开支。随后,又担心组织调查时事情败露,便主动联系该建材商让其按照自己的说法作虚假陈述,妄图通过串供对抗组织审查。

“群众举报有具体指向,当事人说辞存在逻辑漏洞,背后大概率藏着更大问题!”核查组迅速调取村集体公司财务凭证、项目合同等原始资料,逐笔核对资金流向,同时扩大走访范围,深入走访数十名村民、村组干部及项目合作方,逐一核实相关项目真实情况和资金使用细节。

通过深入调查,更多违纪违法问题浮出水面,王某某多次利用职务便利,以虚构工程项目、虚报人工成本、伪造劳务合同等方式,串通多名合作商,通过虚开发票、拆分报销等手段套取村集体资金,累计金额达50万余元。此外,他任职期间不仅个人决定村集体公司大额资金使用,还长期不公开财务情况,完全漠视群众知情权。

在证据面前,王某某如实供述了自己串供欺瞒组织、违规取酬、套取集体资金等全部违纪违法事实。2025年6月,王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违法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针对王某某案暴露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监管缺位问题,綦江区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发力,以“监督‘綦’参与”融合监督工作为抓手,组建7个工作组全覆盖下沉涉农村(社区)开展精准监督,通过对接“渝农经管”监督平台,将21个街镇、311个集体经济组织及23.69亿元资产纳入“一网统管”,结合“周轮访+月约访+季走访”机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6个。同时建立线索移送常态化机制,重点起底违规发包、侵占挪用集体资金等线索,落实包片包案机制从严从快查处,筑牢管理防线。今年以来,已处置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72件,其中立案24件24人,党纪政务处分11人,组织处理38人,留置1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

此外,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深挖制度短板与监管盲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健全相关制度体系,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强化震慑,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和群众身边延伸,让群众在规范治理中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綦江区监委特约监察员点评

綦江区古南街道綦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叶晓波

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管理是乡村振兴与基层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但部分基层组织监管机制不健全、权力运行不透明,致使“三资”管理存在漏洞。王某某身为村级组织“带头人”,背弃职责,将集体“钱袋子”变为个人“提款机”,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破坏基层政治生态,教训深刻。綦江区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发力,既从严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又以平台赋能精准监督、以制度完善堵塞漏洞,切实筑牢“三资”管理防线,回应群众期盼、维护基层公平正义,为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作者:杨莹)

来源: 风正巴渝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