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以“不存在”的务工记录切入 追回12万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金
2025-09-01 18:06
“2022年11月31日,杨某务工时长6小时,领取工资150元……”近日,城口县明通镇纪委在检查金六村高标准农田务工登记簿时,一条“不存在”的时间记录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
“11月有31日吗?是时间填写错误还是虚构务工冒领补助资金?”看着红笔圈出的记录,金六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杜某辉支支吾吾,一时语塞。
经查,2022年11月,城口县金六村实施丘陵山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杜某辉负责资金结算审核工作,在此期间,其与负责统计出勤务工天数的工作人员廖某均合谋,为自己及亲友虚增出勤务工天数45天,共计套取资金6300元。最终两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套取的资金已全额退还。
这是城口县纪委监委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大力整治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吃拿卡要、偷工减料等“微腐败”的缩影。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列入乡村振兴领域监督重点,会同县农业农村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组建“纪检监察干部+部门业务骨干+监理单位+村民代表”专项监督检查组,紧盯高标准农田项目立项、实施、竣工验收、设施管护、资金使用管理等关键环节,通过查阅资料、田间走访、现场核验等方式,对全县2022年以来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并立案查处3件4人,追回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套取农田建设补助资金12.26万元。
与此同时,为有效防控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廉洁风险,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主管部门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资金管理、建后管护等开展“回头看”,全面核查11个涉及项目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账目,开展工程质量自查,发现资金来源、管理、拨付等问题26个,工程质量等方面问题37个。针对发现的问题实行“清单销号+全程监督”模式推进整改,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工作提示函的形式推动制定完善《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城口县高标准农田管护利用巡查机制》等机制6个,构建起高标准农田项目各环节、全链条管理制度,弥补漏洞和不足,推动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
“良田”关乎“粮安”。接下来,该县纪委监委进一步深化与审计、巡察等部门联动监督路径,拓展问题线索来源渠道,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整治走深走实,为乡村振兴提供纪律保障。(作者:周 琪 周均)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