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为何被列为政治监督“一号工程”?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周尤

2025-07-03 14:54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能否有效运行?相关责任人是否真正履职到位?”近日,大足区纪委监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组深入一线,实地检查金山镇村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深挖问题背后的作风和腐败问题。

近年来,大足区纪委监委将护航生态文明建设视为政治监督的“一号工程”,针对中央、市级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打出了一套监督“组合拳”。一是建立了“清单交办—跟踪督办—整改销号”的全链条监督机制,确保环保问题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二是面对生态环保领域“九龙治水”的困局,创新推出“纪检监察+行政执法+属地管理”协同机制,组建3个联合督查组,对濑溪河等9条重点支流生态修复治理、巴岳山系矿山生态修复等23个重点项目开展“嵌入式”监督;三是通过“无人机巡查+水质监测数据比对+群众走访”的立体化排查方式,发现并推动解决了9个环保问题。

在强化监督效能上,大足区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综合运用科技手段,依托“生态环保云监管”系统,接入全区8个水质监测微站、9家工业企业、35家餐饮企业油烟的在线监测数据和20个饮用水源地监控视频,实现对环保问题的实时跟踪和精准监管。针对2024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41件信访投诉,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推动40件问题按期办结,剩余1件纳入2025年重点督办清单。

据统计,2024年以来,大足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发现生态环境领域问题线索10条,立案审查调查2人,约谈提醒相关责任人10人次,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进一步压实了相关部门的生态环保责任。

“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必须用铁的纪律守护绿水青山。”大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委将持续深化“监督护绿”行动,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从严问责,以高水平保护护航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张信春   审核: 付爱农 主编:罗静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