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纠治村集体“三资”突出问题 把群众家底看住守好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2025-03-31 09:01

日前,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该镇新槐村彭家沟村民小组组长张某某因擅自出租集体土地,并将土地租金收益长期存入个人账户,受到严肃处理。目前,相关资金已全额转入集体账户,违规收益也被追回。

“相比其他违纪违法行为,集体资金‘公账私存’不易被发现,这些钱一旦存入私人账户,就会脱离监管,时间一久,极有可能被侵占挪用,甚至面临无法追回的风险。”巴南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农村集体资金数量再少、资产资源体量再小,也归属集体,谁都不能私自处置、侵占挪用、截留私分。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存在的钻监管空子,随意处置农村集体资产中体量小而分散的部分进行变现,或以虚报误工费、虚列开支等方式套取集体资金,将虚报资金设置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巴南区纪委监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腐败问题联合惩戒机制,同步构建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数字监管体系,紧扣经济合同管理、财务会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债权债务管控等关键环节,加强数据汇集、比对分析、监测预警,精准发现问题、预警风险,让大数据赋能集体“三资”监管。2024年以来,该区共发现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81件,立案5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5人。

此外,巴南区纪委监委还探索建立“社情监督员”制度,加强对村(居)民小组长这一群体的监督,填补过去村(居)民小组长无专人监督的空白,确保村级小微权力正确行使。自试点以来,该区通过这一制度,发现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16个、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6件,推动挽回经济损失5.7万元。(李娟)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 张信春   主编:罗静雯      审核: 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