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重庆,来“才”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桃花岛主

2025-11-14 07:25

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当下的重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人才不仅是第一资源,更是驱动城市能级跃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重庆始终坚持创新制胜、人才引领、改革突破协同发力,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值得关注的是,2025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将于11月15日至16日举行。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重庆举办的首场高规格人才盛会,这场大会不仅是西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招才引智平台,更向海内外传递出重庆求贤若渴、开放包容的鲜明信号。

▲3月27日,2025“满天星”软件人才春季双选会启动仪式及专场招聘活动在两江新区海王星科技大厦举行。罗斌摄/视觉重庆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使命。重大战略的叠加,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催生产业的跃升、平台的搭建,以及对人才的强烈渴求。

重庆正迭代升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优化“416”科技创新布局,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集群加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这都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次人才大会紧密对接未来发展方向,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绿色低碳等全市重点优势产业,同步设置6场产业人才发展大会,为人才与产业搭建精准对接桥梁。

以会为媒,广聚天下英才。据了解,大会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会议活动、引才活动、赛事活动,集中发布一批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计划引进紧缺优秀人才3500名以上、落地创新创业项目250个以上,发布500个以上供需对接项目,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科技和人才动能。

▲5月22日,第八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上,参赛选手在参加电工项目比赛。刘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正加快构建多层次、高能级的发展平台,让人才落地即有施展空间、有事业舞台。

实验室平台能级持续提升。高能级实验室成为重庆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金凤、嘉陵江、明月湖实验室已正式挂牌建设并取得突出成效。

比如金凤实验室建立一流科研平台8个,入驻卞修武等7名院士领衔的PI团队58个、科研人员656人,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

产业平台支撑更加坚实。重庆正在迭代升级“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着力推动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在功能上协同,促进产业布局持续优化、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发展整体效能显著增强。

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已汇聚华润微电子、SK海力士、安意法半导体、中电科芯片集团等一批领军企业,为人才集聚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支撑。

人才培养平台多元协同。重庆紧扣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需求,推动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赋能体系,确保各类人才来得了、用得上、干得好。

比如,通过实施“满天星”软件人才培养专项、建设重庆高等研究院和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重点平台,重庆每年新增卓越工程师人才约1万名,目前工程师总量已达55万人;通过推进“巴渝工匠”行动计划升级,依托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加快培育复合型技能人才,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79万人,规模居西部地区首位。

▲今年6月至12月,重庆市开展十万大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图为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走进企业参观无人机展览。刘辉 摄/视觉重庆

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发展生态的竞争。重庆持续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努力让人才落地即安心、留下有发展、长远有未来。

评价更科学。重庆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着力破解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迭代深化人才分类评价,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同时,重庆通过创新构建高层次人才“目录+计分”双通道评价体系,并向重点用人单位下放人才自主认定权限,加快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新格局。

比如近段时间,“无帽子”“无奖项”的阿维塔科技工程师林千通过自主申报,仅10天就被成功认定为新重庆人才D类,可享受项目申报、金融支持等73项人才服务,科学的评价标准也让他感受到重庆对人才的尊重。

办事更方便。近年来,重庆以数字重庆建设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以数字赋能推动人才服务便捷高效,着力优化人才生态。从人才认定到项目申报,从金融服务到生活保障,数字化的赋能让人才办事更省心、创业更顺心。

创新搭建的“渝才荟”平台将分散在21个部门的73项服务整合为一体,实现人才服务“一端通办”。上线以来,平台累计服务73万人次,人才整体满意度超过99%。

生活更舒心。重庆通过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人才公寓,与功能复合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相结合,让人才在步行范围内即可享受社区食堂、文化中心、健康驿站、公园绿地等便民服务,实现在渝便捷享受高品质居住与生活,真切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关怀。

人才是谋创新、谋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重庆正以最大诚意、最优生态,邀请天下俊杰,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唐文培   审核: 杜铠兵 主编:饶思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