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 | “县中模式”怎样打开教育的想象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 何重

2024-10-29 07:32

近日,在网络节目《十三邀》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发起的关于“县中模式”的讨论,引发不少关注。

是否一定要军事化管理?“超级中学”利弊几何?刚性的学业压力面前,个体如何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当县中不再是升学率的“定海神针”,反思也依次浮现。

不少家长说,“题海战术”是对想象力的扼杀,“军事化管理”是对好奇心的透支。有人看到,“曾经昭昭、最终泯然”的奋斗,底色是“内卷”的无奈。也有网友说,升学指标面前,无论是县域普通高中还是优质重点学校,升学率总是首要任务。过度强调“松弛”与“个性”,也有“何不食肉糜”的嫌疑。

县域普通高中,招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高中生。“县中模式”被祛魅的今天,我们要如何打开教育的想象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4年6月7日,在北京市人大附中通州校区考点,考生与送考老师击掌加油。翁奇羽 摄/人民网

“县中模式”是时代的产物,也必然要经历时代的淘洗。

改革开放后,为让更多学生顺利进入高等学府,主管部门圈定了若干重点中学,并以此为样本,在每个县建设1—2所示范高中。

彼时的县中得天独厚。一方面,毕业分配回原籍的政策,为县中延揽了大量教育人才;另一方面,本县就近入学、聚合全县人才,县中有充分的生源优势。在此基础上,用周末、节假日等一切时间刷题,封闭式甚至“军事化管理”的高效率特点,构成了我们熟知的“县中模式”。

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不同地区不约而同地出现升学大县,“县中模式”一时辉煌。

但时代却悄悄变了。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人口流动日益频繁,集团化办学、超级中学崛起,优质生源与优质教师出现明显的“向城化”趋势,这导致县中的模式优势在城市中学的资源优势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2022年,《半月谈》曾专题报道过县中的“陷中”现象——已入洼地的县中如何自救?广大在县中求学的学生如何想象未来?

对此,我们必须直面“县中模式”辉煌的背面。

▲2024年3月31日,第39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举行。记者 张亦筑 摄/视觉重庆

后“县中模式”时代,曾潜藏在高升学率之下的两大隐疾日益吃重。一则关乎大国教育公平,一则关乎人才终身发展。

今天,县中人才流向城市不只是一校之困,更成为公平之忧。正因为此,2021年教育部等发布的行动计划中,将“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优秀人才流失,保障教师待遇”摆在了实处,旨在对冲“孔雀东南飞”带来的马太效应,为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要知道,县域普通高中在教育版图中举足轻重。仅从数量上看,这些中学的规模超过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一半,是县域教育的龙头。稳住县中基本盘、切实提升县中教育水平,事关乡村振兴、事关百年大计,更关乎社会公平。

再来看微观层面。节目中,林小英对县中孩子的反思成为不少人的“嘴替”:如果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要不要在100米的地方就死命冲刺?好的教育需要留白,基础教育要在谋生技能之外,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那么县中该如何做?

林小英呼吁,无论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都要适度从现有教育评价体系中“脱嵌”出来。应该在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之外,关注孩子更多的可能性,发掘埋藏在成绩之外的闪光点,进而为未来生活带去更多的平衡支点。

有人质疑,这样的学术讨论不接地气。事实上,敢于“脱嵌”而出的想象力,呼应着“躺不平卷不动”的时代感慨,也拷问着每个人教育的终极意义。

▲2024年7月17日,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重庆育才中学举行。记者 郑宇 马妍雯希 摄/视觉重庆

很多时候,教育关乎利弊权衡。在上述林小英访谈的评论区,很多家长流露出两难:在一些地方,教育成为拼成绩的“军备竞赛——纵使戕害个性、有违天性,但不得不逆行而上。但当大学扩招与中学分流渐次落地,在分数上打败别人的赢家却未必能在人生路中获得同等回报。

对教育投入多少,反映出对教育的理解有多深。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追求真理的精神、成为真诚正直的人,获得服务社会的能力、具备创新创造的能力。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好的教育不在于简单地灌输知识、考取成绩,而在于因地制宜地促进全面发展。

当然,好的成绩、高升学率是教育发展的题中之义,但是否是所有人、全时段、最根本的要求,需要县中思考,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参与者考虑。

教育的妙处在于,你很难确定地知道,同一种方法施加在不同人身上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打开教育的想象力,让好的教育惠及更多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要“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作为国之大事、百年大计,教育不仅在传授之间,更嵌套在技术底座、政策导向之上。全社会唯有久久为功,得出公约数、形成大共识,方能张开教育的想象翅膀,进而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带去更多可能。

而这,也是包括县中在内的所有基础教育宗旨的题中之义。

来源: 重庆瞭望微信公众号  
编辑: 贺子桓   主编:马京川      审核: 何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