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瞭望|来重庆读大学的八个理由

新重庆-重庆日报

2024-06-25 07:31

这几天,全国多地陆续公布2024年高考分数,几家欢喜几家愁。

如果把高考当作一场“通关打怪”,那么,考试是至关重要的第一关,填报志愿则是十分关键的第二关,事关考生人生未来发展。面对如此重要的抉择,考生及家长们慎之又慎也就不难理解了。

可爱的考生们,你们是否考虑过来重庆读大学?以下八个理由,或许可以让你的选择更加坚定从容。

▲重庆骄阳似火、落日如画。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一、机遇之城等你来

8.24万平方公里的重庆很大,机遇很多。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被中央寄予厚望的重庆,机遇不可谓不多。

前不久,重庆专门出台《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2024—2027年)》,未来4年将促进150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努力让重庆成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西部就业创业的首选之城。

如果你来重庆读大学,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新机遇。

二、发展之城等你来

重庆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发展前景美好。

看发展基础:重庆具有超大规模城市、产业基础良好、综合交通枢纽、广阔发展空间、宜居宜业、生态环境优美、城乡融合发展、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等优势,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看发展态势:2023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成为中西部地区首个GDP超3万亿元的城市;今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回升向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如果你来重庆读大学,成长成才的发展舞台十分广阔。

▲重庆大学。/学校供图

三、科教之城等你来

重庆科教人才丰富,正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重庆目前共有高校78所,既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2所实力不俗的“211工程”高校,也有众多拥有特色学科的高校。

比如,四川外国语大学是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重庆工商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在学科专业建设上,重庆高校的水平持续攀升。截至今年1月,重庆已有71个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前百分之一、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千分之一。特别是重庆大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成为西南地区目前唯一一个进入世界顶尖层次的学科。

如果你来重庆读大学,不仅可供选择的学校特别多,而且可供选择的专业也颇具特色。

四、山水之城等你来

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别具一格、魅力无限。

重庆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平行岭谷的超大城市,素称“山城”;水系发达,河流纵横,长江贯穿全境,亦称“江城”。

不只是火锅,在重庆,令人垂涎的美食实在太多了。黔江鸡杂、万州烤鱼、歌乐山辣子鸡、磁器口毛血旺、荣昌卤鹅、重庆小面……

重庆的“颜值”越来越高。森林覆盖率55.06%,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为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在325天以上……

如果你来重庆读大学,定能在重庆的美景中留流忘返,定会被重庆各式美食“俘虏”,并且情不自禁爱上她。

▲轨道上的都市区。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五、交通之城等你来

重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四极”之一,全国首个“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区域,承启东西、牵引南北、通江达海的重庆,在全国交通建设发展的重要地位不言自明。

江北国际机场扩建,璧山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助力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渝昆高铁渝宜段启动联调联试,成渝中线高铁加紧施工……重庆“米”字型高铁网日渐加密成型;

从朝天门到璧山的1号线,穿过大学城;从机场到鱼洞的3号线,途经多所大学;起于茶园的6号线,可直达西南大学……重庆正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

如果你来重庆读大学,要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出行,水、陆、空交通说走就走,十分便利。

六、创新之城等你来

重庆是一座富有魅力、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

重庆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一组数据感知:在重庆市2024年市级重点项目名单中,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年度计划投资744亿元、同比增长11.5%,主导产业集群中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年度计划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20.9%,将完工基于量子密钥应用机制的自主可控云平台等10个项目……

近年来,重庆加快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金凤、嘉陵江、明月湖、广阳湾等实验室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超瞬态实验装置等项目有条不紊推进,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

如果你来重庆读大学,你定能感受重庆充分迸发的创新动力与活力。

▲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待发的列车。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七、开放之城等你来

虽然深处内陆,但重庆因开放而兴。

1891年,重庆开埠,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内陆通商口岸,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1983年,重庆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大城市,实行计划单列,为内陆开放探路先行。

2011年,我国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始发;2015年,中新两国设立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落户重庆;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重庆首发……重庆开放的脚步不曾停歇。

同时,作为一座移民城市,重庆有着开放包容的城市基因。无论你从哪里来,都能找到“家”的归属感。

如果你来重庆读大学,定能感受重庆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的热情。

八、人文之城等你来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重庆是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声名远扬。

作为巴渝文化发祥地和“红岩精神”形成地,重庆拥有享誉世界的三峡文化,可歌可泣的抗战文化,彪炳史册的革命文化,独具特色的统战文化,感天动地的移民文化,为城市发展与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行走在龙门浩老街,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传统工艺文创店、年代感十足的老茶楼汇聚于此;漫步在磁器口古镇,宝善宫表演的川剧变脸,宝轮寺里的木结构建筑,昔日“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的繁盛依稀可感。

如果你来重庆读大学,可以体验到重庆这座城市日益浓厚的人文气息。

重庆瞭望 程正龙

编辑: 代修凤   审核: 李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