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划重点!今年重庆艺术创作工作打算这样干→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首席记者 韩毅

2025-03-06 21:06

3月6日,2025年全市艺术创作工作会议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动员会议召开。今年,我市文化旅游系统将把筹备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作为年度工作重中之重,创新创造、群策群力,会同四川努力把该艺术节办成一届具有中国气派、川渝特色、精彩纷呈、暖心聚力的艺术节。

本次会议传达学习了2024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全市艺术创作工作成绩,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并对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重庆筹备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

据介绍,过去一年,我市各级各类文艺单位、广大文艺工作者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圆满完成了重庆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国庆招待会文艺演出、新年音乐会、春节团拜会等全市性重大文艺活动;魔术《天女散花》荣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实现该奖项“四连冠”;成渝两地联合创排推出印象京剧《薛涛》获第十届中国京剧节“优秀剧目奖”;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重庆获1金3银,创历史最佳成绩。

▲《天女散花》剧照。

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川剧《江姐》、歌剧《尘埃落定》等10部传递重庆人文气质的精品剧目海内外巡演123场,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亮相北欧规模最大的奥胡斯艺术节,舞剧《杜甫》全国巡演突破200场。

同时,我市还深化改革创新,优质文化资源供给持续加大。川渝两地同步颁布实施《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共同做好“振兴川剧”大文章。全年组织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演出2000余场次,全市16家公共美术馆举办展览超过200个,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惠及更广大人群。全市演艺新空间增至45家。

▲《江姐》剧照。

接下来,我市将围绕加快打造文化旅游强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艺术创作生产,推出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精品力作,努力形成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于今年在川渝两地举办,我市文化旅游系统将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本地相关工作执行部门,明确目标任务,打表推进;抓好作品打磨,积极备战十四艺节舞台艺术作品、群文作品、美术作品参评参展,展现重庆艺术发展水平;抓好活动策划,全力以赴、精益求精抓好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主体及联动活动筹办,策划实施系列配套活动;抓好组织保障,尽快完成剧场提升改造,提前谋划宣传方案,营造“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热烈氛围等,努力把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办成一届具有中国气派、川渝特色、精彩纷呈、暖心聚力的艺术节。

此外,接下来,我市还将组织开展“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八届舞台艺术之星大赛暨新重庆新作品舞台艺术节目展演,发掘和孵化一批反映城市精神、具有时代特色的小戏小品,发现和培养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展演涵盖舞台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杂技5个类别,参评作品原则上应为2022年1月1日以后的原创作品,参评选手年龄应为35周岁以下,通过初评、复评、终评等环节,评选出优秀作品奖、入围作品奖及“舞台艺术新星”“舞台艺术新秀”等。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主编:吴国红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