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文学App上线!探索纯文学杂志数智化转型
2024-06-19 16:55
6月19日下午,重庆文学公开课之红岩文学App上线发布会举行,《红岩》文学杂志社副主编欧阳斌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城市在变,但文学未变。“文学生活在悄然变迁,不变的是一本杂志的人文气质,和一座城市的文学精神,这是一种漫长的文气,不但涵养了一座城市的精气神,而且也持续滋养着这座城市里的人民的精神世界。”
▲6月19日,红岩文学App上线发布会举行。记者 赵欣 摄
73年老牌文学期刊,立足重庆讲好中国故事
重庆不仅山水秀美,而且具有厚重的人文底蕴。对于重庆而言,《红岩》文学杂志堪称一张亮眼的城市文化名片。这本老牌纯文学刊物创办于1951年,迄今已有73年悠久历史。73年风雨兼程,《红岩》从无到有,从停办到复刊,一路摸爬滚打、披荆斩棘,讲好重庆故事、中国故事,助推和陪伴了新中国几代文学工作者。
▲活动现场,回顾了《红岩》文学杂志73年辉煌历程。记者 赵欣 摄
“放在中国当代文坛的整体语境之下,《红岩》书写的文学成绩也十分亮眼。”欧阳斌告诉记者,73年来,《红岩》推出了彭荆风、高缨、周克芹、黄济人、叶辛、李一清、傅天琳、李钢、李元胜等一大批知名作家,首发了《当芦笙响起的时候》《达吉和他的父亲》《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重庆谈判》《山杠爷》等重要文学作品,在为当代文坛带来新风的同时,《红岩》杂志逐渐成为重庆文化名片,被誉为 “中国西部的精神岩石”。
作为重庆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文学期刊,《红岩》立足重庆讲好中国故事,在重庆市乃至全国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中,都充分发挥了文学力量,曾数度创造辉煌。“首先是创刊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沙汀、艾芜、徐迟等前辈名家纷纷在《红岩》发表作品,成就了多篇文学经典;接着是改革开放之后,《红岩》首发的名篇名作更层出不穷,比如周克芹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一举摘得首届茅盾文学奖;1997年重庆直辖后,《红岩》恢复元气,更具文学影响力和凝聚力,首发了叶辛、叶兆言、周梅森、莫言、贾平凹、残雪等一批名家的新作,更年轻的中坚力量如叶舟、罗伟章等也活跃在《红岩》上。”欧阳斌说。
推动数智化转型,探索数字化传播和成果转化
在新时代,历经数次改版和栏目沉淀,《红岩》陆续推出了“中国诗集”“国际诗集”“中国文存”“中国叙事”等重要栏目,一大批新锐作家和诗人在《红岩》成长。欧阳斌介绍,为了顺应数智时代的发展形势,《红岩》先后尝试和创办文心网以及红岩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它们都与纸质期刊一道,与新上线的红岩文学App构成交互,形成辉映,在深度体现纯文学期刊宗旨的同时,也谋求一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办刊思路。
▲技术人员介绍红岩文学App相关付费阅读功能。记者 赵欣 摄
点开红岩文学App,记者看到,其基本框架分为文学和资讯两大板块。“文学板块相当于是《红岩》文学杂志的电子期刊,杂志刊发的优秀作品可以在手机上随时阅读;资讯板块则主要用于集纳展示文坛动态。”红岩文学App编辑告诉记者,目前已上线2019年4期-2024年3期共5年间,《红岩》文学杂志已发表的约9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2020年以前的作品可以免费阅读,2020年至今的可以付费阅读,目前是一篇1元便可体验。”
欧阳斌表示,《红岩》文学杂志作品的数字化传播和成果转化,是推动文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对“数字重庆”建设的积极响应,未来,还将继续秉持“服务作家、服务读者”的办刊宗旨,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认知,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让数智化转型为《红岩》文学期刊赋能,助推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