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调查研究不能“来去匆匆、最后空空”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8-23 07:05:21 | 编辑:李振兵

张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察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问题的办法。日前,重庆召开主题教育市领导调研成果交流会。会议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实招硬招,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政策举措、发展成果。只有真正“动”起来、“深”下去,挖准症结病根,将难题真正破解,方能达成这次主题教育“奔着问题去”的初衷,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调研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当前,重庆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攻坚、生态环保、防范化解风险、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各方面任务还很繁重,前方有很多难关要闯,如果不能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了解基层所思、所想、所盼,既过不了时代“出卷人”这一关,也过不了人民“阅卷人”这一关。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调查研究不准确,势必难以发现问题,遑论解决问题。过去,一些领导干部把调研当作一种工作程序,为完成任务而作的“应景文”,出现了走马观花的“踩点式”调研、只看不问的“盆景式”调研、探访政绩的“报喜式”调研、回避落实的“脱节式”调研。总结这些现象,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忘记了深入基层的初衷,为调研而调研,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怪圈。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基层导向,重申调查研究的价值,是敦促广大党员干部检视初心的应有之义。

事业发展离不开脚踏实地,勤调研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没有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作支撑,主题教育就难以走深走实。只有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才能察实情、出实招,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摸清弄透,为抓落实打下坚实基础。领导干部要结合现有题目深化调研,把握新形势和新要求,进行再分析再研究,把工作考虑得更周全,把办法谋划得更精准。尤其是对关乎全局的“险滩”“硬骨头”,要知其深浅、晓其难度,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顺着改革发展的脉络逐步解决各种问题。

调研不能“走过场”,而是要为现实问题“开药方”。勤调研强调态度,善调研则强调方法。在主题教育中进行调查研究,要全程贯穿问题导向,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具体而言,就要扎实做好问题消化的文章,持续推动检视问题向深处拓展、整改落实向实处发力。要把问题找准,结合分管领域的痛点、堵点、难点,认真梳理分析,列出问题清单,拿出整改措施。要把根源挖深,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深刻检视反思,从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方面深入剖析、穷根究底。要把整改抓实,抓住矛盾最突出、意见最集中的问题,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对账销号,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改、一件一件做。

要想避免“来去匆匆、最后空空”的调研,就要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践行初心和使命。广大领导干部要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主动调研,抓住不放,使调研的过程真正成为解决群众难题、推动各项工作的过程。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