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庆 > 正文
一个人的长征故事 几代人的精神传承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7-17 06:38:47 | 记者:赵迎昭 | 编辑:李平

  7月16日,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采访团队正在参观王良故居。

  位于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的王良故居。

  王良故居中陈列的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的张辉瓒的怀表(复制品)。

  7月16日,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游客正在家庭农场体验游玩。如今,王良精神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本组图片均由记者龙帆摄

  7月15日,再走长征路的记者团成员在烈士墓前缅怀先烈。新华社记者 吴壮 摄

  7月16日,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的近百名央媒和市属媒体记者,走进位于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的王良故居,追寻这位红军骁将的故事。

  王良1905年出生于綦江区永城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初期的著名将领。1932年3月,王良升任红四军军长。同年6月13日,其率红四军奉命回师赣南根据地途中,经福建武平县大禾圩时遭敌匪袭击,壮烈牺牲。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了王良的一生,称赞“王良是一个好干部”。

  王良为何能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王良的精神给当地发展带来了哪些力量?

  27岁的传奇骁将

  “上井冈驰骋闽赣红四军骁将英勇善战,战黄洋克敌龙冈好干部王良屡建功绩。”站在近日修缮布展完成的王良故居门前,一副对联吸引了重庆日报记者的注意。

  “‘英勇善战,屡建功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王良短暂一生的高度评价。”綦江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平说。

  走进王良故居,高大的青瓦房仿佛在诉说着这座百年老宅昔日的繁华。“青年时代,王良受其叔父王奇岳(中共党员)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救国救民。”陈平介绍,王良于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跟随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和朱德曾嘉奖给王良一块怀表,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王良故居中展出了这块怀表的复制品。”陈平说。

  史料记载,1930年12月30日,王良率领红十师担任对龙岗西北之敌的攻击任务。他指挥所部迂回敌之侧后,配合兄弟部队发起猛攻,全歼国民党军18师师部和两个旅,俘敌9000余人,取得了红军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朱德也因此把缴获的张辉瓒(敌军前线总指挥)的怀表、钢笔嘉奖给王良。

  1932年3月,王良升任红四军军长。同年6月13日,其率红四军奉命回师赣南根据地途中,经福建武平县大禾圩时遭敌匪袭击,不幸壮烈牺牲。毛泽东当时高度评价了王良的一生,称赞“王良是一个好干部”。

  “王良牺牲后,这块表由罗瑞卿保存。1959年,由罗瑞卿捐赠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平说。

  几乎每位村民都能讲王良故事

  “王良的生命在27岁就戛然而止,但他在家乡人心中,仍然是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记者观察到,因有采访需求的记者较多,中华村第一书记杨义担当起王良故居“讲解员”的角色,将王良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年前来村担任第一书记后,我常常到村民家中走访,这不仅是了解民意的过程,也是学习王良事迹的独特方法。”杨义称,“如今的中华村,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每个人都知晓王良的故事,不少家庭把王良作为榜样教导孩子。”

  杨义说,从来到中华村伊始,她就察觉到这个村庄很不一样。她组织开展第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时,有一位78岁的老党员拄着拐杖前来参加,令人感动。“我觉得这是村民受到王良精神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她说。

  记者在村里的中华广场看到,广场虽然不大,但干净、整洁。广场一旁,是几栋三层楼高的民居,有了綦江农民版画的装饰,民居显得十分美观。杨义微笑着说:“村民们都称自己是‘王良将军的老乡’,村民村貌自然不能低人一等,要颜值和气质并存。”

  杨义介绍,村里经过选拔,已经选出首批5名“农民讲解员”,他们即将到王良故居“上岗”,向游客讲述王良的故事。此外,村里还在小学中选拔和培养“小小讲解员”,让英雄的种子在孩子的心田扎根、发芽、生长。

  王良精神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在王良精神的感召下,每一个村民都‘撸起袖子加油干’,让自己的小日子越过越好,让自己的村庄越来越漂亮。”杨义感叹道,“王良精神已经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村里有不少鲜活的例子。”

  村民钟友平,2010年以前常年在外务工,后回乡开办农家乐,从2010年的年收入不足2万元到如今的年收入40万元;村民王茂雨,2014年创办了“种植、养殖、休闲”三位一体的华懿家庭农场,成为不少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经过5年努力,农场年产值达百万元以上,带动了周边30余户村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同时,每年为群众提供务工岗位200余人次。

  “小时候,茶余饭后,我经常听家人讲王良的故事,对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非常佩服。”王茂雨这位有着32年党龄的党员说,她的两个女儿也是听着她讲王良的故事长大的,“把英雄的故事传承下去,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华村村民的习惯,更是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王良,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将让王良精神成为村民兴家立业的共识,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杨义说。

  媒体视角》》

  “记者再走长征路”綦江站结束,央媒记者话感受——

  我们面前还有许多“雪山”需要跨越

  本报记者 赵迎昭

  人民日报记者邝西曦:

  我经历了一次里程碑式的采访

  在綦江的采访的两天,我被红军洞的故事深深打动——石壕镇村民李树清,冒着生命危险将4名红军伤员隐藏在红军洞中,并对他们悉心照料。李树清一家人轮流为红军送饭,并寻找草药敷治伤口。后来,有2名红军由于伤势过重牺牲,李树清便将他们掩埋于洞外。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将红军遗骸迁葬至烈士墓,但李树清还是会经常到红军洞,祭奠牺牲在这里的红军。这是“军民鱼水情”生动而真实的写照。

  实地走访长征路的经历也令我非常难忘,这在我的采访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5公里的路,我和媒体同行走了2个小时,虽然疲惫不堪,但让我明白了“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真正含义。红军当年走过的路,比我们今天走的路困难百倍,这激励着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新华社记者李龑:

  一代人要走好一代人的长征路

  在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革命的前途都处于危急关头。而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开创了新的历史局面。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一步一步从长征中走出来的。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穿越时空,跨越民族,激励着人类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要走好一代人的长征路。在我们的面前,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攻克。今天,我们沿着红军的足迹缅怀革命先辈、重温伟大远征,是为了深入挖掘长征故事,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深入阐释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为在新的长征路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刘华东:

  重庆的农村人居环境令我印象深刻

  这是我第一次到重庆采访,红军司务长的故事、走访长征路的经历都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在采访中,我发现村民对发生在当地的红军故事耳熟能详,这让我感受到红军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在采访途中,我发现重庆的农村人居环境十分优美,一座座带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令人心旷神怡。农村人居环境也能看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我觉得重庆的农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无名的牺牲

  ——记在重庆石壕的那场生死离别

  新华社记者 丁玫 胡璐 周闻韬

  已是盛夏,比此时“山城”重庆的气温更加火热的,却是再走长征路的心情。拾级而上,在大片青翠松柏的掩映下,坐落在重庆綦江区的石壕红军烈士墓沉默矗立着。我们不约而同地走上前去,为红军烈士们献上一朵白菊,点燃一瓣心香。

  这里沉淀着长征路途中一段悲壮感人的故事。跨越历史的烟云,英雄的精神与气概始终长存。由于时间久远,当年又事出仓促,故事主人公的姓名并没有被完整记录下来,但他们的事迹却在当地代代相传,留给后人无限的怀念与敬仰。

  今年56岁、现居住在石壕镇长征村的村民杨文树向记者们讲起烈士墓的主人公之一——一名红军司务长的事迹。当年司务长牺牲后,正是他已过世的爷爷杨贵华与其他村民一起掩埋了司务长的遗体,见证了这一切。

  时钟拨回到1935年1月21日中午。当时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第一、第二师,以及红二团8000多人已顺利完成了佯装红军主力直逼重庆的军事态势,从而牵制国民党军队对中央红军的压力,保卫遵义会议顺利召开的任务,按照军委部署,从贵州松坎至綦江羊角一带出发,进驻綦江石壕,拟于次日开拔,经梨园坝向贵州温水、良村等地进军赤水。

  但这时有人反映在箭头垭街有苏区纸币和老百姓的物品尚未归还。于是这名红军司务长带着两名红军战士在箭头垭街毅然与战友们道别,让部队先行离开,他们留下来检查清点、归还借用的老百姓的物品。

  这场离别最终变成了生与死的隔离。

  红军部队离开后,司务长与两名战士走到箭头垭街上的赵家,正准备归还煮饭用具时,不幸被敌人包围。一名战士当场牺牲,另一名战士负伤后突围,司务长不幸落入敌人手中。

  杨文树告诉记者,据他爷爷说,后来敌人对司务长进行了残酷折磨,逼迫他交代红军的组织情况、行军路线等。但司务长始终坚贞不屈,不曾吐露半点机密。

  当天晚上敌人又将司务长押到当时一个名叫石壕羊叉牛角尖的地方,整整一宿吊在一户老百姓门口的一棵桑树上。善良的老百姓见司务长伤痕累累、又饥又寒,趁敌人在屋内烤火之际偷偷给他送饭。但司务长担心连累老百姓,同时受伤过重难以下咽,坚持不肯吃饭。第二天就被敌人押到茅坝坪残忍地杀害了。

  就这样,司务长和那名战友永远留在了这里。

  在这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一名工农红军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他们不知道单独留下的危险吗?不,他们冒险留下,只是因为红军有纪律,红军爱百姓。

  他们不渴望活下来,与亲爱的战友们并肩战斗,共同守候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吗?不,他们视死如归,只是因为在他们心里,革命理想超越一切个人利益。

  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红军长征这场理想信念的远征中,这样的英雄有太多太多。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杨得志之子杨建华说:“父亲每每回忆起长征,总会说一句话:中国革命胜利了,但胜利来之不易!”

  无数烈士无名,但他们共同的名字是红军,他们为着同一个信仰而牺牲——为千千万万的人民谋幸福。他们的身躯已融入绿水青山,却继续深情守护着人民。他们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祭奠、怀念。虽然生死相隔,他们的信仰、精神也永远传承了下来,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方向。

  重庆市綦江区委书记袁勤华说,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当地党员和老百姓艰苦奋斗,近年来通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红色旅游小镇等,实现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华社重庆7月16日电)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