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大城智管需要大题细做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7-12 06:43:01 | 编辑:李平

科技是时代的革新力量,每次技术进步都会深刻影响生活,人工智能同样如此。从华为推出手机交通卡实现秒刷过闸,到首家智慧农贸市场开门迎客,智能化应用在重庆遍地开花,起到了便民利民惠民的效果。本期众议,我们摘编几篇来稿,一起讨论如何推进大城智管,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编者按

打破信息孤岛

张燕

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具有明显的数据特征。一方面,智慧城市的智慧来自大数据,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利用这些海量数据,不仅可以提高政府治理水平,还可以发展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初期建设时标准不一、互不兼容等问题,许多部门的数据都相对封闭与独立,相互之间不能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使得智慧城市建设遇阻。

智慧城市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对各种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离不开信息共享。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风起云涌,数据的融合与共享越来越得到重视。智慧城市是整个城市信息化,是若干信息系统的“集成”而不是单纯的“集合”。目前,一些城市信息不能共享,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预防数据泄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管理混乱,导致数据封闭。

解决安全问题,可以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手段方面着手,以数据融合、数据共享为前提,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解决管理问题,则要打破政府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推动各个政府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据的汇聚、共享,从而真正实现政府的精细化治理与社会服务,开启全新的智慧城市大数据时代。

补齐制度机制短板

李康明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智能应用将会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有的地方由于相应制度机制不健全,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利益分配不均、行业标准不统一,等等。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要更进一步,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补齐制度机制的短板。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各领域各环节,包括投资、建设、运行、维护、监管等各个方面。如果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和制度设计,势必阻力重重。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一是建立集智能交通、智能治理、智能医疗等为一体的智慧社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体系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应用,实现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二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相关各方的权益,保护公民的隐私,预防智慧城市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

智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城市管理者不妨先忘掉高大上的概念,俯下身段去解决最现实的问题,或许这才是迎接智慧城市的最好姿态。

让智慧城市更有人情味

张丽娜

近日,重庆首家智慧农贸市场开始运作。当前,这种将科技运用到人们日常生活和服务中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广受好评。这也启示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要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痛点、难点,让智慧城市更有人情味。

接下来,还要更加注重智能成果的全民共享,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将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社保、交通等实际需求整合在一个智能化的信息系统中,实现人们日常生活的网络化、智能化。

比如医疗,在线问诊等新业态的兴起,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智慧医疗的红利。未来,还应针对当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借助智能化手段,真正实现“指尖上的医疗”,打破各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让偏远地区居民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资源。

再比如出行,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约车、导航、共享单车、智能公交相继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体验。接下来,无人驾驶、智能交通信号灯的出现,将深度重塑传统交通方式,巧妙化解拥堵难题,把人们带入“智慧出行时代”。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