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新时代公民培根铸魂

来源:重庆日报 记者:张莎 编辑:李平

POST TIME:2019-04-15 06:25:04

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流动体检队的背篼医生们穿行在一个又一个偏远的乡村角落,为需要帮助的村民带去健康和温暖。(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郑宇 通讯员 刘佳 摄

4月9日至11日,由中宣部主办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培训班在我市举办,重庆向全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展现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气象新风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伟大梦想需要道德根基支撑,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道德力量护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在立足“四风”、倡导“四德”上下功夫、做文章,让新时代道德成风化人,为新时代公民培根铸魂。

夯实党风建设基础

党员干部示范引领社会公德

近年来,我市从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弘扬文明新风三方面着手,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以优良党风引领社会公德、提升社会风尚。

3月25日开始,我市推出“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引来各方关注。“书记晒文旅”,由区县党委书记以上率下、亲力亲为,化身“导游”和“代言人”,现场讲述本区县精彩人文故事,推介本区县奇美自然风光,并制成视频短片广泛传播,激发了广大群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奉献社会的热情。到目前,已有7个区县开展了推介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4月8日,璧山区委书记蓝庆华作为“文化导游”,把璧山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自然风光、城市发展等内容一一展现。

璧山区丁家街道莲花坝村党支部书记张霞告诉记者,莲花坝村以发展苗木花卉为主,带有莲花坝村镜头的“书记晒文旅”作品播出以后,美景吸引了大量旅客慕名前来,增加了村民收入。

“这次‘双晒’带来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村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将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做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燃灯者’,为乡亲们做好实事。”张霞说。

在重庆,一批批优秀党员干部发挥示范作用,迅速挺立在引领社会公德的时代前沿——

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的江北区观音桥街道“老马工作室”负责人马善祥,其创立的“老马工作法”成为全国调解员的学习范本。习近平总书记为他点赞:“我们需要千千万万这样的基层干部。”

用生命兑现承诺的杨骅,带领困难群众披荆斩棘、彻底摆脱贫困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激励了很多人;

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的杨雪峰,从警21年始终扎根基层、奋战一线。杨雪峰执法公正,一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被当地群众称为“暖警”……

他们的先进事迹报告会“走”遍巴渝大地,更“走”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的灵魂深处。

突出行风建设重点

提升优质服务彰显职业道德

“走快点,老人还在家里等着我们!”近日的一个早上,九龙坡区陶家镇九龙村的田坎上,一行人身穿白大褂,背着背篼,正匆匆地赶路。

他们是九龙坡区陶家镇卫生院流动体检队的队员,由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体检医生、乡村医生等组成。他们每月自发用背篓背起医学仪器,为陶家镇各个偏远村落的老、弱、病、残等不便出门的特殊人群免费上门体检。

半个小时后,体检队员们来到九龙村二社94岁老人赵世华的家里。看到医生来了,老人笑得眼睛成了月牙,满眼尽是感动。医生廖代金弯腰拿出背篼里的体检器材,同事将老人小心翼翼地搀扶进屋里,并让她平躺着,开始为她做心电图和B超检查。

多年来,无论雨雪寒暑,这支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背篓医生”的流动体检队都会准时出诊,为近千名村民进行入户体检、健康干预和康复训练。

从坐诊到背上背篓,从卫生院到周边的十里八村,变化的是行医范围,不变的是基层医疗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一片真心。

“背篓医生”的发起人,陶家镇卫生院副院长邹镜说,“‘背篓医生’出诊带给困难群众的不仅是服务,还有温暖和支持,这是我们能够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近年来,我市坚持围绕重点领域、直面热点问题、打造亮点品牌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以行风服务提质增效推动职业道德建设。

医疗行业聚焦“为民惠民利民”的要求,推动医务人员医疗水准和道德水平同步提升;

教育行业组织开展“最美教育工作者”展示活动,评出最美校长75名、最美教师200名、最美班主任60名、最美辅导员60名;

交通行业集中整治交通出行不文明行为5.9万起;

旅游行业梳理突出问题31类,督促整改问题320余项,引导全行业诚信经营、诚心服务。

紧盯家风建设目标

激活社会细胞倡导家庭美德

家住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大堰社区的涂永珍一家,是2018年大渡口区“最美家庭”之一。

涂阿姨一家五口,“勤俭、健康”的家训,从她和丈夫周吉星日常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家庭成员,成为小家庭和睦的基石;这四字家训又慢慢渗透到社区大家庭里,成为邻里模仿、敬佩的范例。

除了操持家务事,涂永珍平时都爱在社区里转悠,看看社区哪里有不文明行为,好第一时间劝导;瞧瞧哪家有纠纷矛盾,好及时调解。

大堰社区有一位李阿姨,爱打理花木,却常把废弃的树枝、肥料扔到公共地带。

“李大姐,你家的阳台真漂亮,可楼道口也要干净才好。”“文明养花,花儿才开得更好更艳。”“社区是大家的,我们都爱护一点,大家庭才欣欣向荣。”涂永珍不厌其烦地上门劝说,李阿姨不仅改掉了坏习惯,还主动投身公益,带动一群退休老人组建了一个养花兴趣小组,扮靓家园。

近年来,全市以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全社会形成重视家风家教家庭的浓厚氛围。举办“最美家风大家谈”1800余场,创作推出“家庭教育”主题书签、匾额、楹联等展示作品3.4万件,评选出各级各类“最美家庭”1.8万个,常态开展“好媳妇”“惜福家庭”“孝老敬亲”等评选活动2700余场。

抓住乡风建设关键

建设精神文明涵养个人品德

在永川区基层,有180余个“乡贤评理堂”,那里依托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新乡贤,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化解民忧、汇集民智,维护公序良俗,涵育文明乡风。

每一次评理,都是对乡风文明的一次推动。

不久前,永川区双石镇双石社区一栋老房子下水管堵塞,楼上楼下的住户相互埋怨。

74岁的乡贤评理员温昌权得知后主动上门,挨家做工作,“已经臭气熏天了,咱们就别再怨气冲天了。”

“老温不是一块包包两边揉,而是分清了谁家的责任,再批评教育。这不算完,他还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居民代英说,在温昌权的提议下,几户人家同意共同出钱整修水管以绝后患,“他帮我们联系施工单位,硬是在这里连盯了好几天,一直到修好。”

水管不堵了,居民的心也就不堵了。

近年来,我市广泛开展“乡贤善治”活动,在基层培育新乡贤3200余名,健全新乡贤参与自治事务决策、基层矛盾调解等制度,助推“法治、德治、自治”有机结合。

乡贤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由群众推选、受群众认可。靠着这种天然的情愫和为民服务的劲头,他们进得了家门,坐得下板凳,拉得上家常,建立起感情;他们对邻里乡亲知根知底知想法,经常可以问寒问暖问民情。

为充分发挥文明乡风浸润人心、规范行为、涵养品德作用,我市还切实在教育引导、实践塑造、制度保障上做文章。针对家园脏乱、不孝父母、婚嫁恶俗、丧葬陋习、乱摆酒席等现象,注重“立约”规范、“亮约”引导、“违约”查处、“守约”激励,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工作,大力开展“清洁户”评选,全市农村推广普及率超过70%,深化开展婚丧礼俗整治、乡村环境美化、封建迷信治理、敬老孝老等主题活动5.9万场,着力淳化乡风、敦化民风、培育新风。

在山城重庆这片炽热土地上,云蒸霞蔚,道德新气象盛放着动人的风景。蕴藏在老百姓内心的道德力量,正在不断传递。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较场口85号大元广场4楼 邮编:40001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渝ICP备10202276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200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