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体> 文化 > 正文
人文巴渝周刊 | 五千块家训家规字板传承巴渝家风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9-03-29 06:44:48 | 记者:袁尚武 匡丽娜 | 编辑:李振兵

原标题:

深藏乡间的巴渝文化“基因库”

五千块家训家规字板传承巴渝家风

家规家训展厅。  

工作人员制作家训家规木刻拓片。

门窗匾额展品。

家规家训字板。  

大圆祥博物馆收藏的巴蜀古建筑遗存。

本版图片均由记者魏中元摄

一家藏于乡间的博物馆,藏品之多可恢复上百座古宅大院,其中5000余块家训家规字板令人惊叹。

有专家认为,这些家训家规既有代代相传的不变基因,又有顺时应势的创新发展,在当下仍有积极意义。

清华大学教授、成都宽窄巷子设计主持人刘伯英说,“它能为当地老百姓建立一个认知当地文化的范本。”

这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博物馆?里面收藏的宝贝有哪些值得探究的秘密?3月21日,重庆日报记者找到了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博物馆——重庆大圆祥博物馆。

藏品丰富 废弃碗厂存10万件宝贝 器物之精美、价值之巨大,西南罕见

从璧山城区向南驱车20多公里,穿过蜿蜒的乡道,远远便望见几栋陈旧的暗红色砖房。走到近处,“重庆大圆祥博物馆”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这是一座朴实而低调的民间博物馆。四周是村民的菜地,贴着灰白色瓷砖的围墙下,安放着两个栩栩如生的石狮,隐约衬托出这几栋红砖房的非凡身家。

“其实,这里是一座废弃的老厂遗址。”负责这家博物馆日常管理工作的周凤淇看出记者的疑惑。他解释,这里曾是一家百年碗厂,名叫天福碗厂,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其“天字碗”盛销一时,并远销外地。

在此后的160余年里,天福碗厂经历兴衰巨变,直至停产转让,后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乡村工业的典型遗址”。

2013年4月,天福碗厂进行保护性改造后,大圆祥博物馆应运而生。

走进博物馆大门,第一展厅便是“门窗匾厅”。推开深红色的雕花木门,眼前的景象不由得让记者深深吸了口气——

展厅高9米、宽20余米、长100余米,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明清时期的木门、木窗、匾额,规模之大,数额之巨,令初来者震撼。

“这数千件木刻建筑物件均来自重庆和四川等地,形色各异、雕工精湛,充分展示了巴蜀先民精致的生活品质、高雅的情趣,以及高超的审美。”周凤淇满脸自豪。

在一扇明代一尺见方的木窗上,雕刻着四五个衣着华丽的人物,姿态各异,衣带飘飘,头发丝隐约可见。侧立于墙边的一对门神门高约3.59米、宽1.56米,虽经岁月洗礼,但仍然依稀可见当年的芳华。

工作人员介绍,这对门神门可不简单,门上涂有层层矿物原料,这在中国古代极为罕见。专业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分析门上矿物颜料涂层,不仅可以再现匠人制作的工序、工艺,还可以丰富古代重庆的贸易史和艺术史。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把以门神门为代表的木雕藏品称为“木头上的敦煌”。

“这些仅仅是博物馆很小的一部分藏品。”周凤淇介绍,博物馆共有7个展厅,共有10万余件木雕、石雕、民俗等藏品,可谓是一座藏在乡间的巴渝文化“基因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刘畅这样评价大圆祥博物馆:“其藏品之丰富、器物之精美、价值之巨大,不仅西南罕见,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一流水平。”

馆藏精华 五千块家训家规字板都有故事 展示巴渝人朴实、豁达、珍惜生活的乐观个性

在这家博物馆,还有一个展区藏着宝贝,那便是家规家训展厅。它并不是“大圆祥”里规模最大的,但里面展出的5000多块形式各样的家训家规木刻字板却都是精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家训家规字板保存完好,尽管留下了岁月斑驳的痕迹,但刻工精良、漆色沉稳、字口清晰,尤显端庄大气。字板上有的是单字,有的文句对仗;有的取自经典名篇,有的摘抄于家族寄语。

字板上的内容也多通俗易懂,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万事让三分,天空地阔”“人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等;也有的文采飞扬,例如“家能孝国能忠俯仰何愧于天地,堦(阶)有兰庭有桂芬芳更羡乎春秋”,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所谓家规家训,主要是指长辈对子孙、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一般都是睦亲治家、处世之道、教子立身等内容。史料记载,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了周文王临终前给武王传授治国理政经验和中和、德治之道的家训文献《保训》。

“有的家训字板看似平常,仔细琢磨,却回味无穷。”大圆祥博物馆馆长刘健说起这个展厅,兴致勃勃。10年前,他从四川一处废弃的家族祠堂中发现了一块石制家训,上面从左到右刻有“良心”两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良心本自性中生,但愿儿孙片刻存。现在许多如意事,皆因平日一点心。

刘健说: “这‘良心’二字放在今天也是特别有教育意义,任何人做事就是要讲良心,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这就是讲良心。”

谈起这些字板,刘健还津津有味地分享了一些自己有趣的发现——在一些家训字板上有些字竟然是“错”的。

例如,“忍”字。记者看到一块家训字板里的“忍”字,在“刃”右边加了“丶”。

“最初,我以为是错字,很纳闷,写家训是非常严谨的事情,怎么可能弄错。后来,我恍然大悟,原来古人是特意多加‘丶’,以此告诫后人,一个人一定要在人不可忍的时候,再多一点忍耐,才可能走出困境,赢得新生。”刘健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刘健又举“魁”字为例。很多家训字板或者匾额上的“文魁”“五魁”的“魁”字没有“丿”,“我理解,古人是刻意为之,以此提醒人们‘还差一点’,做人做事要谦虚一点。”

刘健说,“自己的解读并不一定准确。但从这些家训家规中,我们能感受到先辈们留下的生活理念,以及他们朴实、豁达、珍惜生活的乐观个性。”

收藏保护 把“建筑垃圾”捡回家 “保护好他们,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根”

“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些建筑物件非常精美,白白扔掉太可惜了。”谈起自己收藏经历,刘健的话匣子更是打开了。

56岁的刘健早年在璧山供销社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他辞职“下海”,很快便成为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

1998年的一天,刘健和几个朋友到四川阆中的一个乡村去旅游,无意中看到一块精美的老戏台木刻装饰,他当即便花钱买下这块木刻。

从那以后,一到周末,刘健便开起自己的“桑塔纳”,到处去收老建筑物件。只要一听说哪里有“好东西”,他立马就赶到现场看个究竟。

他如痴如醉地把那些别人眼中的“建筑垃圾”捡拾回家,小心翼翼地堆码展陈在自己的家中和商业门市里。日积月累,数量越来越多,占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最多时,刘健为了这些老物件的收藏,把黄金地段的门市都用上了。

有一天,刘健家的保洁员突然提出辞职。刘健开始不明就里,后来才从邻居口中得知,保洁员曾向邻居抱怨:“这家人好穷啊,连一件新家具都没有,我担心他们付不起工钱。”

甚至一些朋友也笑他,到处捡“发火柴”。

“那时,我发现人们对古民居建筑的保护意识几乎为零。这更加刺激了我,一定要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保留下来。”刘健说。

如今,为专心守护这些宝贝,刘健彻底放弃了生意。他说:“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巴蜀地区传统民居的‘血、骨、肉’,都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作为一个重庆人,我有责任保护好他们,保护好我们的根。”

不仅如此,大女儿刘炜也成了刘健的帮手。刘炜2015年从美国留学回来,从小耳濡目染的她回国创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打算把大圆祥博物馆打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交流基地,让更多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古今结合 古物应走出封闭状态 让老物件以更广泛的形式“讲”出自己的故事

“你看,这是我亲手做的拓片,带回家裱起来,过生日的时候送给同学。”今年2月24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群中学生正饶有兴趣地制作家训木刻拓片。

一位罗姓学生动情地说,“过去,一直以为巴渝之地的生活是粗糙的,艺术是欠缺的。然而,面对这些老物件,才知道我们祖先的内心无比富足,作为一个地道的重庆人,我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

特意来馆参观的市民李毅力也连连感叹,大圆祥博物馆就是一座“重庆祖屋”的博物馆。

清华大学教授、成都宽窄巷子设计主持人刘伯英参观后认为,“大圆祥”的收藏早已超越了一种简单的建筑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范畴,而应归位于一座城市的血脉、一方山水的情怀。它不仅是巴渝文明的个性印记,也是重庆人文的情感故园,更是重庆这座城市三千年文明延续的根脉,应该保护好,利用好。

“事实上,我们也在做一些尝试,为藏品注入一些现代气息。”刘炜说,立足于古今结合,刘炜的想法是打造体验式文化之旅。她的团队设计了几十种文创产品——古法配比泥板的门神泥板画套盒,印有卡通化吞口形象的食器小碗、书签……

“父亲告诉我,‘藏品生于收,死于藏,活于放’,换句话讲古物应该走出封闭状态,接受公众的观赏;应将古建与文旅结合,让参观者更深刻地体会文化的魅力。”刘炜对未来信心满满。

在刘炜看来,文化传承很关键的方面还是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通过‘玩’来感知传统文化,理解文化,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慢慢地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这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刘健父女在做这样的努力。据重庆市文物局2018年统计的数据显示,包括大圆祥博物馆在内的正式备案登记的民营博物馆在重庆总共有21家,它们也成为留住老城旧物、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手记》》

家训是人生的第一份教材

“家训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化方式,都有诸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吸纳借鉴的价值。”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说,回望历史,家风家训既有代代相传的不变基因,又有顺时应势的创新发展,在文化传承、社会建设、国家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风是品德的第一堂课,而家训就是人生的第一份教材。从家训中传承家风,从家风中塑造品德。有了端正的德行,私德、公德、大德才有基础,政德才能真正地立起来。

因此,我们可以对传统的家训进行创造性转化,加以创新性发展,提炼其时代价值,用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美德建设。此外,还可对传统家训中的教化、家风熏陶经验教训进行系统梳理,为当代家风培育提供理论支撑,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