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用好人才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2-14 06:31:25 | 编辑:王俭林

汪东旭

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抛出的引才“政策红包”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回头看,一些城市脱离实际、偏离需求的引进实践,还是值得反思。有的人才引入结构与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并不合拍;有的人才政策顾此失彼,“优惠”外来人才,“冷落”本土人才;有的满足于人才流入数字增长,重引不重用。(据《人民日报》)

近年来,各地掀起此起彼伏的人才争夺战。在成都、武汉、杭州、西安等地发布人才新政后,这些城市的人才落户数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既彰显了人才新政的吸引力、生命力,也彰显了人才对城市发展环境、生活环境的认可。可以说,这些城市都拥有一定的人才存量、人才优势。如何将数量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人才的创新热情、创造智慧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竞争力,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智慧。

应该指出的是,真正的人才更加在意的是一个地方的发展前景、市场环境、营商环境。人才就像是商品,会随着市场要素的变化而自由流动。如果一个地方的人才氛围不宽松、政商关系不清又不亲、政务服务水平不高,那么,人才的创新创业激情就会遭到损害,引进的人才也可能因此而离去,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留住人才,才是真正决定人才竞争力的关键。

留住人才更考验后期的服务能力。这个服务,不仅仅是为人才的教育、医疗提供诸多便利,还包括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营造“亲”“清”的营商环境、宽容优越的创业氛围、健全的工作机制、贴心的人才服务等等。这些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是长期的努力和各个部门的协作。也就是说,人才的引入是做好了显功,那么,留住人才,让人才充分焕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这是做好了潜功。

干事创业需要时刻保持“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显功,更要做好长期的、常态的潜功。这既是事业接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涵养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因此,各地要在提升人才转化效率上下功夫,聚焦人才所需的方方面面工作,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提升服务,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推动人才流入转化为人才红利。

(作者系四川省公务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