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体> 体育 > 正文
体育旅游让生活更美好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2-04 06:32:27 | 编辑:李平

3月25日上午8时,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在南滨路鸣枪起跑

重庆市“全民健身周”启动仪式

铁人三项运动

2018万盛青山湖国际跑步节

2022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600亿元,8家银行将提供总额不低于65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全市20个项目入选2018年全国优秀体育产业项目名录,体旅融合亮点纷呈……12月6日上午,重庆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在万盛开幕。这些振奋人心的数字和目标,将更好地助力高品质生活,丰富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体育产业行动计划推动高质量发展

加快创建体育强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体育需求,对标对本“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我市制定了《重庆市体育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市体育局副局长杨贵山介绍,这项计划准备用5年时间,到2022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600亿元,GDP占比1%以上,体育产业逐步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几项主要任务。首先,围绕打造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为目标,以户外运动项目产业为重点,立足特色自然资源,推广登山、攀岩、冰雪、定向等山地运动产业,发展游泳、漂流、钓鱼等水上运动产业,培育野营露宿、拓展训练、丛林穿越等林地运动产业。依托重庆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引进体育赛事,让体育、旅游相互融合,通过运动走进山、水、泉、林、瀑、峡、洞,形成新的经济发力点。

其次,要打造竞赛表演业。深入挖掘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潜力,促进赛事与市场融合,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形成独具特色的竞赛表演市场体系。要改革场馆服务业。扎实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功能,改革机制”的两改试点工作,打造体育场馆综合体。坚持公益属性,发挥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功能。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运作,着力培育体育中介组织和专业人才,广泛开展中介服务,使重庆逐步成为西部地区体育商务和体育赛事经纪活动中心。要壮大体育用品业。结合传统制造业去产能,发挥我市人力成本、物流通关和保税平台优势,引导体育用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杨贵山说,在融合发展过程中,要创新“体育+”“+体育”,积极争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加强对体育旅游精品景区规划建设指导,加快开发沿江、沿山的体育休闲运动线路和体育旅游项目,用3年左右时间策划、设计、认定、发布、推出1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创建10个市级体育旅游示范区。同时,要稳步发展体育彩票业。增强共享发展意识,把体育彩票的市场培育作为全域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上下联动,整合资源,更好发挥体彩对全市体育发展的助推器作用。

8家银行授信650亿元意向融资支持

会议期间,8家银行将和市体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向全市体育产业提供总额不低于65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

杨贵山介绍,这8家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重点合作领域包括运动项目产业、健身休闲设施、体育赛事与活动及体育产业市场主体培育等。

据介绍,650亿元意向融资,将重点支持发展冰雪、水上、航空、山地户外、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马拉松、击剑等运动项目产业。促进各运动项目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规划建设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综合体、体育产业园区和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此外,支持各地体育场馆的新建、改建。支持各地建设休闲绿道、自行车道、登山步道以及利用公园绿地、城市空置场所、建筑物屋顶、地下室等区域建设体育服务设施。支持各地建设山地户外营地、自驾车房车营地、汽车房车营地、运动船艇码头、航空飞行营地等健身休闲设施。

另外,支持各类体育赛事与活动的举办,特别是具有原创性质的体育赛事与活动,打造一批精品体育赛事IP。提供更多契合社会力量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质效。还将大力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主体。支持优势体育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体育领域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推进连锁、联合和集团化经营,实现体育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网络化发展。

20个项目入选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

近年来,全市体旅融合发展势头强劲,成功打造和落地了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世界杯攀岩赛、武隆国际户外运动公开赛等重量级品牌赛事活动,培育起渝北际华园、忠县三峡湾电竞馆、万盛嗨摩尔、巴南华熙LIVE、重庆华岩壁虎王国家攀岩示范公园攀岩场馆等一大批功能完善、业态丰富的体育综合体。国家体育总局今年公布的2018年全国优秀体育产业项目名录当中,重庆有20个项目入选,与浙江、湖北、山西数量并列,居全国榜首,涪陵区、万盛经开区还被列为全国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

杨贵山说,这20个项目包括南川区太平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渝北区体育温泉体育小镇、忠县电竞产业、巴南华熙LIVE等。项目主体多元化,其中许多是体育+旅游的综合项目,强调体育赛事IP与旅游目的地的双重体验,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对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体育+旅游”,还可以进行“体育+X”的新尝试。杨贵山说:“体育+”的平台是很广阔的,这个“X”可以是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农业等任何产业。只要契合“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不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链接》》

体旅深度融合 运动健康成为万盛新名片

11月23日,全球活力城市建设研讨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开幕。作为全球6座活力城市代表之一,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猛在会上以《全力打造活力之城 运动健康成为万盛新名片》为题,介绍了万盛区情,并从“全域统筹完善体育设施、以全民健身推动全民健康、突出重点发展竞技体育、以优化服务促进市民科学健身、推进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五个方面,向世界分享了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释放并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展示了万盛运动健康的新名片,让万盛全民健身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近年来,万盛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万盛实践,以此作为新时期引领地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全民运动和全民健康进行深度融合,着力释放全民健身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多元功能。如今的万盛,体育健身设施遍布城乡,群众运动健身蔚然成风,赛事活动精彩纷呈,体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万盛已经蝶变为运动健康、幸福和谐、现代时尚的活力城市。

体育基础设施遍地开花

群众运动健身热情高涨

坚持“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覆盖、突出重点”,实现体育基础设施全域化。累计投入资金超30亿元,建设1个全民健身中心、10个全民健身基地、100个全民健身公园、1000里户外健身步道,全区羽毛球场地达680多片,全区健身步道达790公里。形成覆盖全域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实施镇街全民健身广场、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健身路径工程“三个全覆盖”,形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农村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区体育场地面积总量达到59.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9平方米。

360度体育旅游深度融合

打造户外运动天堂

因势利导,融合万盛各个景区景点特色植入体育内容,建成一批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骑行道等体育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极限和户外运动项目,满足游客健身休闲多元化需求。

目前,已成功打造黑山谷国际青年户外运动中心、万盛石林国际定向运动基地、奥陶纪极限运动基地、板辽金沙滩水上运动中心、丛林蘑菇总动员亲子户外运动基地、鱼子岗运动休闲基地、凉风·梦乡渔村国际垂钓中心等一批体育旅游景区景点。截至目前,全区共接待游客1997.8万人次,同比增长28.98%;实现旅游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68.07%。

品牌赛事集聚人气

提升城市美誉度

立足羽毛球、定向两大运动项目优势,着力打造赛事经济,树立体育旅游新名片。打造了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万盛青山湖国际跑步节、凉风“梦乡村”国际钓鱼比赛等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2018年成功举办了2017—2018年度中国·重庆万盛“黑山谷杯”国际羽毛球挑战赛城市分站赛(广州、贵阳、成都、西安)、重庆·万盛石林2018年拳力联盟WBO第四季揭幕比赛、2018—2019年度中国体育彩票健康大赛场暨重庆万盛·凉风梦乡村钓鱼大赛等50项大型赛事活动。这些赛事活动吸引来区游客4万余人,带来的体育旅游消费达5000余万元。

大力培育体育市场主体

注入体育产业新活力

建成体育产业众创空间、体育产业运动商城,加强体育招商和市场主体培育。已引进重庆鸿晟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恒宇世嘉、等你户外、青年汇旅游等40余家体育产业实体企业入驻。以运动健康为主题的体育产业商业街区的Happy Mall(嗨摩尔)运动城商家入驻率已达到85%。目前,万盛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3%。

下一步,万盛将全面贯彻落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国家战略部署,因势利导夯实体育运动基础设施,扎实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升级打造体育旅游综合体,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以“体育+”全面释放全民健身的多元功能,积极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全国极限运动基地、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城市,深入打造健康万盛、运动天堂、活力之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刘邦云 万波娅 图片由市体育局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