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让职称评定从“永久牌”变成“流动牌”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1-28 06:01:30 | 记者:张燕 | 编辑:王俭林

职称评定是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坚持“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走出“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怪圈,让人才评价回归其激励和发现人才的本质。

“职称一到手,工资跟着走,评上就要聘,能上不能下。”这首顺口溜在事业单位中流传甚广。高等级岗位人员“能上不能下”且人浮于事,优秀的中青年人才缺乏上升通道,这样的现实困扰着人事管理部门多年。对此,重庆人社局连续两年启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能上能下”改革试点,力图打破人事管理“终身制”,实现“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事业单位新型人事管理制度。(据《重庆日报》)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取得高级职称,获聘高级岗位,得到社会认同,领取合理薪资,是各类优秀人才的正当要求。职称,本意是对优秀人才的认同,是对优秀人才的保障,但现实中却渐渐异化为员工“吃老本”的工具。一些人一旦评上了“高级职称”,就仿佛有了“挡箭牌”,工作马虎,任务推诿,态度傲慢。相反,优秀的人才无论如何出色,都要等到“占用了职称名额”的老同志退休才有机会晋升。这一现象,造成了人才的不思进取,助长了单位内的浮躁、功利之风。

今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这一重要指示,为人才评价与管理注入了一剂“清醒剂”。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僵化的机制和评价标准,改变人才静态评价模式,打破“一评一聘定终身”的思维定式,撕掉职称评定“永久牌”的标签,让职称真正流动起来,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扫清优秀人才晋升之路中的重重障碍。

改变迫在眉睫,方法仍需探索。要让职称评定从“永久牌”变成“流动牌”,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可量化、可操作的考核制度。谁能上,谁要下,要有硬指标,不能靠“人情分”“关系牌”。在重新确定职称等级时,要坚持“唯才是举”,支持优秀青年人才越级竞聘,不能拘泥于论文资历限制,也可以在“低职高聘”上做出探索,不拘一格地选拔和使用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于那些在评价周期内不能较好履行岗位职责的,该“降级”的要及时“降级”,要按照“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原则,重新确定工资福利待遇,真正破除职称终身制,实现职称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充分发挥动态评价人才机制的“鲶鱼”效应,让人才有压力、有危机感,激活人才一池活水。

人才评价既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干得好要有激励,干得不好也要有惩戒。职称评定是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坚持“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走出“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怪圈,让人才评价回归其激励和发现人才的本质。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才能形成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的良性循环,才能引导人才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