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三代写忠诚 ——杨骅一家的家风故事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1-13 07:11:55 | 记者:彭瑜 陈国栋 | 编辑:王俭林

  杨骅(左一)与家人的合影。(杨骅家人提供)

  10月19日,忠县金鸡镇傅坝村,在杨骅的帮助下村里有了自己的公众号。

  杨志刚、杨骅与家人的“红本本”。记者 万难 摄

  杨骅走了。他留下的手机上还有与父亲的微信聊天记录——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父子俩聊的都是脱贫攻坚、廉洁奉公,没有家长里短、没有升官发财。

  杨骅的父亲杨志刚,一位退休的副县长,从第一天上班起就开始写日记。日记中,有父亲累倒在水利工地上的往事,也有母亲独自抚养兄妹们的艰辛,还有他立志为党工作的决心、对儿女发扬前辈精神的希望。

  “后人应不忘前辈的艰辛,发扬前辈的精神,在新的时代,在新的征途上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这是杨志刚为日记作的序。

  日记,杨志刚连续记载了24年。这是一卷传承优良家风的教科书,充满了家国大爱、公仆情怀。

  日记的读者就是家人,特别是儿女们。杨骅从11岁开始就跟在父亲身边,很多时候,他就是这些日记的第一读者。杨志刚说:“杨骅是看着这些日记长大的。”

  10月17日,第五个国家扶贫日,杨骅的父亲、忠县原副县长杨志刚代表儿子参加2018年全市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市委领导指出,杨骅同志是我市脱贫攻坚战线的时代楷模,杨志刚同志一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出共产党人的忠诚担当。

  10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再次前往忠县采访杨骅的家人,发现杨骅生前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离不开他父亲的教育,离不开杨家世代传承的优良家风。

  连续记载了24年的日记,不仅仅是杨志刚对父辈、对自己工作生活的纪念,也成了对杨骅兄妹三人最好的启蒙教育。

  “他的一生虽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遗物,但给我们留下了做人的榜样和不朽的精神。他那种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一意为革命的精神至今也还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2007年7月(摘自杨志刚日记)

  2007年,杨志刚从副县长岗位退下来后,开始整理日记,同时撰写回忆父母的文章,杨骅小时候就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

  杨志刚的父亲叫杨天奇,解放后是大队民兵队长,1952年响应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杨志刚才3岁。

  杨志刚说,父亲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警卫营服役后,多次参加地方抗洪抢险和抢收小麦,多次荣立三等功,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杨志刚的母亲刘光珍在家一边干农活,一边从事农村基层妇女工作,后当选忠县第一届人大代表。

  1957年,杨天奇复员回到老家原三汇区红星公社人和大队,在忠县二铁厂采矿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每天带头在10多公里的山路上来回背矿,每次背150斤。杨志刚说,父亲的举动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干部就是带头干事”的种子。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杨天奇回到人和大队担任大队长,带领群众大修水利,恢复发展生产。

  “他太拼命了!”在修倒井冲水库时,杨天奇患上严重的肺结核,但他依然每天早出晚归,既当指挥长,又带头挑泥巴、抬石头、拉滚石。当年和他一起干活、现年92岁的李启朝回忆,即便后来吐血,杨天奇也没撤离一线,一直坚持带领大家修水库,“最后倒在了工地上。”

  1971年冬月初八,杨天奇走了,年仅44岁。当时红星公社党委领导称,杨天奇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是共产党员的榜样,并主持召开了千人追悼大会,号召全社人民和全体共产党员向杨天奇学习。

  当地群众曾为他作诗——“兰考干部焦裕禄,人和党员杨天奇,自己疾病都不管,专为群众谋福利。”杨志刚则为父亲致悼词“他的一生是一切交给党安排,一切听从党召唤”,悼词的题目是《挥泪继承先辈遗志,誓将遗愿化宏图》。

  时隔47年,杨天奇的孙子杨骅倒在了扶贫岗位上。

  “大孙子跟他爷爷一样,是为公家走的,死得光荣。”杨骅的奶奶,已95岁的刘光珍说,杨骅从小就喜欢缠着她讲他爷爷的故事,“我跟他说,我们一家解放前都是要饭过日子,住了3年岩洞,是共产党让我们日子慢慢好起来的。要过好日子,就得有人付出,甚至会有人牺牲,就像你的爷爷一样,他是光荣的……”

  2007年,杨志刚在日记中写了《回忆父亲》一文,文中写道,“他的一生虽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遗物,但给我们留下了做人的榜样和不朽的精神。他那种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一意为革命的精神至今也还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关于爷爷的故事,杨骅听过很多遍,这篇文章,他也看过很多遍。

  “杨骅看到这篇日记时还在忠县农机局当农机监理员。”杨志刚说,当时儿子就说,不管自己在什么岗位,都要像爷爷那样,心里永远装着群众。

  “今天,我第一次踏上了任家公社的土地,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我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做一个党和人民的忠实儿子”

  ——1977年12月15日(摘自杨志刚日记)

  1977年,杨志刚到任家镇工作,这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一站。他也是从那时开始记日记的,一直记到2011年。

  1978年初,杨志刚当选任家公社党委书记,他在日记里写道:“我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做一个党和人民的忠实儿子。”

  “不光用嘴巴说,他还捞起衣袖、卷起裤脚带头干。”当时的任家村党支部书记任明吉回忆,虽然任家村离公社很近,但杨志刚还是住到四组贫困户任德均、彭顺芝家,在板桥溪一带试点带状轮作种植庄稼,“在任家3年,他带领大家修公路、挖水库、建果园,推广种植杂交玉米,带领大家告别了靠吃救济粮的日子。”

  杨志刚还特别关心干部群众疾苦,每年为孤儿任华忠解决必需的衣服被子,关心其日常生活。后来,任华忠娶了媳妇,两个儿子也有出息,一个博士、一个硕士,任华忠的妻子说,没有杨志刚当年的关爱,就没有这个家的今天。铁山村支部书记彭明清当年长了干疮,无钱医治,杨志刚将500元钱送到他手中,让他安心治病……

  从任家镇到新生区,又到白石区、拔山区,再到忠县农机局,杨志刚的官越做越大,但他依然坚持写日记勉励自己。

  杨骅便是这些日记的第一个读者。杨志刚夫妇育有杨骅一个儿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杨志刚常年在外工作,妻子秦淑英一人既种田地,又拉扯3个孩子,还要赡养婆婆,实在吃不消。杨骅11岁那年,杨志刚就把他带在身边上学。很多个夜晚,父子二人一个做作业、一个写日记。有时,儿子把作文念给父亲听,父亲把日记读给儿子听。

  杨志刚说,当时杨骅还小,听后有些似懂非懂,“我也不急,听多了,他自然慢慢就会懂的。他就是看着这些日记长大的。”

  1998年,杨志刚当选忠县副县长。他在日记中写道:“既然当了副县长,一生就得交给党,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决不辜负人民的希望,代表们的重托。”5年后,杨志刚连任副县长。他在日记中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并表示“要通过任两届副县长10年奋斗,给党和百万忠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面对挫折,他又告诉自己“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越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冷静,无限地忠诚于组织,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他大局观念强,工作肯吃苦。”当时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现忠县县委副书记陈强回忆,2006年11月一天下午,一醉酒男子爬上长江大桥扬言要炸桥。杨志刚闻讯从下乡途中赶回来,与大家一起用了3小时才把男子劝说下来。直到次日凌晨3点,男子酒醒后交待炸桥是酒后胡言乱语,杨志刚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中。

  2007年2月8日,杨志刚改任非领导职务。他在日记里写到,“今天,我已经安全卸任了。我终于可以欣慰地说,两届政府工作,我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没有愧对全县人民。”

  熟悉杨家的邻居李启国说,在杨志刚身上,他看到了杨天奇当年那种激情四射、拼搏奋斗的精神,而这种激情和精神,也在杨骅身上得到了传承。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杨骅申请到金鸡镇蜂水村参加驻村扶贫工作。“那天杨骅特别高兴,把这个消息第一个告诉我。”杨志刚至今仍记得当时杨骅说的话,“爸,你年轻时干农村工作,走的是先农村后城市的道路。我四十几岁去农村扶贫,这个算是先城市后农村的道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百姓谋幸福。”

  在接下来的扶贫工作中,杨骅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习惯跟爸爸说说。因为杨志刚听力不好,父子俩更多的便是通过微信进行交流。

  “是组织对你的信任,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一定能够完成组织上交给的精准脱贫任务的!”

  “听组织安排,离开蜂水,不搞任何形式的欢送,去傅坝也不搞任何形式的迎接,按习主席的指示办,低调做人!”

  “现在换个工作环境,调理一下心情,也更能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更能锻炼人,更能学到新的知识,是好事。孩子,好好干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些教训很深刻。下乡工作要严守党纪国法。”

  “‘热情、周到、廉洁’是干部的基本素质!”

  ……

  杨志刚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全部浓缩在一句句微信聊天记录中。

  “驻村工作是一门新课题,也是我人生中又一个新起点,我很热爱这份工作。”看到杨骅给自己的这句微信留言,杨志刚沉浸在儿子进步的幸福中。他说,“那一刻,感觉他越来越像我了。”

  乐观、坚强,充满激情。在杨骅的身上,总能找到杨志刚当年的影子。在金鸡镇干扶贫工作时,杨骅也像父亲杨志刚那样,把贫困户当亲人。生前,他为腰痛的贫困户张启斌买止痛膏;去世的前两天,杨骅还在为生病住院的贫困户陈廷学送去200元慰问金……

  “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灿烂的!后人应不忘前辈的艰辛,发扬前辈的精神,在新的时代,在新的征途上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2007年6月1日(摘自杨志刚日记)

  “儿子,你的工作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10月17日,在代表儿子参加重庆市脱贫攻坚表彰会议并领奖后,杨志刚又在微信中给儿子留言,并将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2018年度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照片,用微信发给了杨骅——虽然他知道,儿子永远也不可能看到这些了。

  杨骅走了两个多月了,但杨志刚还坚持天天给杨骅的手机充电。每到夜深人静,他就打开手机看看过去与儿子的微信聊天记录,回想当年自己一边写日记一边念给儿子听的往事,回想儿子在微信中告诉他的每一件事。

  10月19日傍晚6点,杨志刚参加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后,连夜赶车回忠县陪老母亲吃晚饭——在杨家,再晚,家人都得在一起吃饭。

  “日记是教材、饭桌是课堂。”杨志刚说,多少年来,吃饭时,老一辈的往事就在家人之间传颂,老一代的精神就在后辈之间传承。这种对党忠诚、对家热爱、对人友善的家风,不仅浸润着杨家后人的精神世界,更体现在杨家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中。

  杨家的相册中,有两张照片,一张照片讲述的故事是,在婆婆刘光珍的陪伴下,杨志刚的妻子秦淑英正把外婆背上车,接到杨家妹妹杨淑英家赡养,直到外婆108岁去世;另一张照片是,在秦淑英的陪伴下,杨骅的妻子正为奶奶刘光珍修剪脚指甲。

  孝顺的家风,被杨家人一代一代传承着。

  “他们一家不但孝顺,对人也友善。”邻居范永禄回忆,当年队里见刘光珍拖儿带母不容易,就发给他们一件救济棉袄,这把孩子们高兴坏了。但刘光珍却将棉袄让给了更困难的村民谢书南,“她说谢书南家10个孩子,更需要这件棉袄。”

  杨志刚的大妹杨淑英也是个热心肠,院子里87岁的空巢老人谢德英生病后,杨淑英就将她接到自己家里养病。

  作为一名老县长,杨志刚没有为儿子的职务晋升找组织提要求、打招呼,而是将自己的忠诚、敬业、奉献的公仆情怀和毕生的工作经验,传承给儿子。至今,杨骅的妻子李正琼、大儿子都在私企打工,每月工资不足2000元。杨志刚从没为他们的工作找过任何关系。

  记者采访时,杨志刚从屋里抱出一大撂荣誉证书,足足31本。

  杨志刚说,这些“红本本”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也是教育、激励下一代最好的教材,“杨骅和两个妹妹的‘红本本’快追上我啦。”

  儿女们的荣誉证书都放在杨志刚的家里,杨骅15本、杨玲10本、杨琴21本——杨骅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5年被市安监局评为安全生产统计先进个人;大女儿杨玲也多次获奖,还被授予重庆市“十佳爱心市民”称号;小女儿杨琴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并获得公务员三等功奖章。秦淑英也抱出两本荣誉证书,一本是2016年被评为“好儿媳”,一本是2018年获评“五好文明家庭”。

  在忠县,杨志刚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很出名。这不是因为杨志刚是副县长,而是她们同样有对人友善的情怀。

  2009年,两姐妹获知有对孪生兄弟叶天安、叶天平痛失双亲后生活艰难后,随即赶到学校,送去了书包、衣服和900元生活费,并且一直帮助其到大学;她们还关爱涂井乡的贫困女生刘露花,直到她结婚生子;帮助三汇父母病重学生方勇,直到他考上大学……

  现在,这些微信聊天记录、这些日记、这些荣誉证书,对下一代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杨玲的女儿已是入党积极分子,她表示要把这份家风传承下去。杨骅的小儿子杨涛宁称,他也要争取入党,等大学毕业后回到忠县,像祖父、爷爷、父亲一样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2007年,杨志刚在整理日记时作序:“后人应不忘前辈的艰辛,发扬前辈的精神,在新的时代,在新的征途上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

 

  >>>

  一种家风 一份传承

  俞平

  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环节,是党风政风的基石。杨骅一家三代共产党人,有着良好的家风传承,体现了伦理亲情,也彰显了家国情怀。

  杨家家风是什么?概括起来,有五个字——忠、孝、善、廉、和。忠,就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党,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孝,就是讲家庭伦理,孝敬长辈;善,就是乐于助人,向上向善;廉,就是清白做人,廉洁奉公;和,就是家庭和谐,美满和睦。

  这样家风的接续传承,濡染了杨家几代人的美好心灵。

  47年前,有幅挽联感人至深,叫“挥泪继承先辈志,誓将遗愿化宏图”,那是人们写给杨骅的爷爷杨天奇的。他是一个退伍军人,回到村里当了村干部,带领乡亲修水库,最终累倒在工地上,年仅44岁。杨志刚的母亲,杨骅95岁的老奶奶,是忠县第一届人大代表,杨骅牺牲了,她劝慰孙媳妇“大孙子是为公家走的,光荣”。杨天奇的儿子,杨骅的父亲杨志刚,曾任忠县副县长,分管交通、教育等领域,从不插手项目,从不为儿子在职务晋升上说人情、打招呼。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现在,杨骅又不幸英年早逝,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也重新发现留存的杨家家风,感受到这些良好家风的价值力量。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杨骅的背后,有忠诚担当的爷爷、谆谆教诲的父亲,也有深明大义的奶奶、吃苦耐劳的妻子、乐于助人的妹妹……在杨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再晚家人都得在一起吃饭,聊工作谈生活,把日记当教材,把饭桌当课堂。家风的传承,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铭刻在家庭成员内心深处。在家风的熏陶和传承下,杨骅才成为父亲眼里的好儿子、妻子眼里的好丈夫,延续着家庭传统美德,最终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好干部。

  对党员干部来说,家风好,党风政风才会好。有太多好家风的故事,值得传诵。从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到焦裕禄“不能搞特殊”的焦氏家风,再到杨善洲对家人的“苛刻”教育,这些家风典范,已经成为涵养好党风、好政风的源头活水。现在,杨家三代共产党人生动诠释忠、孝、善、廉、和的家风家教,是亲情伦理的具体展示,也是家国情怀的现实表达。

  有一种家风在接续传承中让人肃然起敬,有一种价值在岁月积淀中历久弥坚。杨家家风滋养了杨骅这样的好干部,杨骅用他的无私和大爱,让家风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涵养和升华。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在这样的家风家传中得到更大教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固化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优良家风,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传家宝”!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