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綦江 文明之花香满城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1-07 06:39:46 | 编辑:李平

文明,是城市的内在气质和幸福底色,也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近年来,綦江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积极推进市级文明城区创建,着力培育社会文明新风,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城乡社会文明程度,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用文明扮靓綦城。

1 文明浪潮涌 奋战正当时

“为乱丢垃圾的人吐槽,为捡起垃圾的人点赞。”“城市高颜值,亲们要给力。”……在綦城大街小巷,一系列的文明宣传标语映入眼帘。道路上,文明宣传车滚动播放着文明宣传片。

綦江,人口百万,要让文明理念真正入脑、入心,难度非常大。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綦江区通过全民共建、全域创建、协调联动三大方面,构建起了大文明格局。

綦江区发放“一封信”25万封,印发文明手册14万册,张贴12万张宣传海报,赠送制作涵盖文明标语雨伞、环保袋、围裙等创意宣传品7万多件,让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我们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100场‘文明之光’专场文艺宣传演出,另有67个文艺宣传小分队活跃于场镇。”綦江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说。

“坚持全域创建,新命名区级文明单位28个、区级文明村镇27个。”该负责人介绍,各街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开展各种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建成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文明岗等文明细胞3万多个。

綦江区还以牵头整治的大操大办为突破口,以“十抵制、十提倡”为核心内容,大力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其中石壕镇经验在全市宣传推广。

针对本地大操大办歪风盛行的乱象,石壕镇打出了第一张牌——让村民参与制定出大家都愿遵守的《村规民约》,同时借助该镇村民认知度较高的“红军精神”,成立了一支由村干部、退休干部、党员等组成的劝导队,进行事前劝导,并完善了相应的惩戒措施。从启动至今,该镇没有出现一起违规大操大办情况。

綦江区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将创建重庆市文明城区测评体系责任、实地考察责任、问卷调查责任、“社区共建”责任指标逐一分解到43个区级领导、20个街镇、84个区级部门(单位),一项一项抓落实,一项一项抓达标,实行定期督察通报制度,随机暗访实地考察。

2 环境整治让城乡更美更靓

消防大队附近的流动摊点没有了、世纪花城占道经营也消失了……在“綦江论坛”,网友纷纷发帖为整治后干净整洁的城市面貌点赞。

綦江区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对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呼声和要求,以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为工作切入点,有力推动整改,强力整治了消防大队马路市场、渝南市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

“美丽的高滩村,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小村庄。”在綦江区扶欢镇高滩村村主任赵久红的朋友圈里,她为本村“打call”的文章得到大伙点赞。

走进高滩村,别样的“二十四孝”壁画、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家家户户门前栽种的鲜花,不禁让人流连忘返。

作为綦江区美丽乡村示范村,近年来高滩村借助打造美丽乡村的契机,人居环境大力改善,被评为綦江区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村。

高滩村只是綦江区着力整治城乡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綦江区建成23个人居环境改善示范村,实施乡村卫生清垃圾、清柴草、清粪堆、清院落、清沟渠、清河塘、清公路“七清”工程,改造农村C级、D级危房17355户,硬化农村公路1300多公里、便道600公里,农村风貌美、环境美、生活美得以凸显。

对于城区而言,环境整治成果更是有目共睹。

“前些年,清扫几百米路面都要装一车垃圾,现在各店家都会主动清理自己门前垃圾,路面干净了不少。”环卫工黄天凤一席话,道出了城区环境整治后的成效。

据悉,在打造城市优美环境上,綦江区组建城市提升品质领导小组,倾力推进“三治(治污治堵治乱)、三化(绿化美化亮化)、三包(门前三包)”,实施旧城改造,拆除城市棚户区70万平方米。同时对九龙大道次支干道2平方公里改造提升,推进老城区环境综合整治。

随即綦江区趁热打铁,强化城区公共卫生,集中整治盲点300多处,攻克以路为市、以路为库、以广场为市等“硬骨头”和“重灾区”,得到市民一致点赞。

3 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沙溪河公园是綦江一座综合型公园,同时也是一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主题公园。进入园内,步道旁、花园边都能看到相关主题的文字和版画作品宣传栏。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琅琅上口的24字核心价值观不仅在沙溪公园以主题墙形式出现,在綦城车站、码头、公交站点……无论你走到哪里,核心价值观就“跟”到哪里。

不仅如此,綦江区还打造了“我们的好家风”主题公园,廉政文化、红色文化滨江公园十里长廊等。这种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让核心价值观宣传既融于景色,又凸显特色,潜移默化增进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带动的力量不可小觑。

去年6月22日,綦江市民王小伦因为“顺手捡垃圾”被网友拍到,成了“网红”,又因当天她身穿红色上衣,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红衣婆婆”。

在各大媒体评论互动区,网友纷纷表示,“红衣婆婆”顺手捡走的是垃圾,传播的是文明。

“为了彰显榜样的力量,发挥好榜样的宣传作用,近年来我区评选表彰区级以上各类先进典型166人,并开展典型事迹基层巡展、巡讲、媒体宣传。”该负责人坦言,这些普通市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可以说温暖了一座城。

在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綦江区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举行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德育教育活动。

数据显示,近年来綦江区先后建立家长学校103所、社区“四点半课堂”学校67所、家校共育点90个。同时聘请家庭教育顾问45人,举办少儿心理咨询讲座233场,被评为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

4 着力推动市民文明实践

“行人闯红灯的现象越来越少,市民素质实打实地不断提高。”今年65岁的李阿姨是城区文明劝导队成员,一年多的文明劝导,她目睹了市民闯红灯从“较多”到“极少”的转变。

綦江区设置了77个文明劝导点,劝导方式也很多样,有口头劝导、书面劝导、负面典型劝导等。“不管哪种劝导,市民接受程度都很高,效果自然非常好。”綦江区还举办市民文明修养培训班500个,受众6万余人,在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征文赛、演讲赛、网上赛中,吸引了8万余人参加。

“用农民版画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现良好家风,真是让人耳目一新!”2017年10月13日,綦江区“喜迎十九大·我们的好家风”版画作品展在綦江农民版画院开展,吸引了近3万名干部群众到展出现场参观。

随后,“好家风”版画展还以巡展的形式,走进了该区20个街镇,并走进了三峡博物馆。

5 力推学雷锋志愿服务蓬勃发展

2016年11月11日,綦江区首家民间志愿者团体组织——壹家人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这也是该区首经民政局批准注册,由各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者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公益团体。

目前,该区已登记注册志愿者141418人,建立志愿服务组织674个,包括2个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并成立了文化、教育、医疗、法律、交通、环保、体育、科技、城管、旅游等16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从2011年起,綦江区连续8年组织500多名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异地探亲,先后涉足浙江、云南、北京、福建、上海、广东、广西等多个省市,铺就了千里探亲温馨路。

“留守儿童异地探亲活动不仅得到了国家关工委领导肯定,而且成为我区和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大品牌。”该负责人介绍。

在东溪镇,说到“拖把大叔”方忠国,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今年70岁的退休干部方忠国,17年间做出3万把拖把免费送街坊,事迹在当地广为人知,也荣登“重庆好人榜”。同时他发起的“拖把进万家”活动荣获重庆市五星级志愿者殊荣。

綦江区通过突出价值观引领,通过项目化运作、组织化规范、专业化支撑、社区化扎根、信息化管理,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倡导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着力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营造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

綦江区开展的“我们一起奔小康”、“重庆志愿服务季”、“爱心进农家”等系列活动,“留守儿童异地探亲活动”、打通镇“关爱棚户1+1”项目分别荣获重庆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铜奖。

文明是城市最好的名片。在綦江,文明已然成为扎根在城市乡村大街小巷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文明之花香满綦江。

扬子路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