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文化游成亮点彰显重庆新魅力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10-12 06:34:20 | 记者:程正龙 | 编辑:李平

要提高重庆旅游产品供给的品质,打造重庆旅游文化品牌,彰显重庆美不胜收、美不尽言的新魅力,重点是要在文化游上下功夫。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重庆旅游再登全国旅游热榜,呈现红红火火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假日期间重庆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489.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28.4%。其中,洪崖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红岩联线、湖广会馆等文化景点,都迎来客流高峰,文化游成国庆重庆旅游最大亮点。(据《重庆日报》)

重庆旅游每到节假日必火,“十一”黄金周当然也不例外。这不仅可以从节前各大机构、旅游平台基于大数据作出的市场预测报告中看出端倪,而且也可以从节后直观反映的旅游成绩单中得到佐证。其实,重庆旅游火爆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让人略感意外的是文化游成为最大亮点。重庆文化游受热捧,表面上看是游客们的个体选择,实则是重庆文化吸引力和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其背后彰显的是大美重庆的无限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游成为重庆旅游最大的亮点,这表明,游客的旅游需求正从追求有形物质商品转向追求更多服务型产品,从物质享受型提升至精神文化追求型。而这样的新变化,正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具体体现。文化游和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独特性和标识性,别的地方难以复制。同时,旅游产品也正是因为有了文化的涵养,其价值和品位才能得到全面地体现,才能避免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泥潭,真正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事实上,重庆有着3000多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巴渝文化源远流长,三峡文化灿若星河,抗战文化影响深远,移民文化开放包容,统战文化凝心聚力,可供挖掘、提炼和表达的旅游文化元素十分丰富。当文化遇上旅游,正是诗和远方的完美结合。因此,重庆各区县、各景区纷纷把“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重点,推出一批诸如洪崖洞、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第一的“水下石刻碑林”白鹤梁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游景点,更好地满足了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带动下,重庆旅游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也要看到,与国内文化游发达的城市相比,重庆文化游在创意形式、产品创新和整合营销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是在于重庆旅游产品供给品质不高。

要提高重庆旅游产品供给的品质,打造重庆旅游文化品牌,彰显重庆美不胜收、美不尽言的新魅力,重点是要在文化游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突出文化特色。没有文化的旅游产品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自然就没有口碑,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重庆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全面提升旅游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注重旅游和文化的深度融合。旅游没有文化就是灵魂出窍,文化没有旅游就是魂不附体,要把文化和旅游融为一体,让八方游客在重庆行千里赏美景、品美食的同时,真切感受重庆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