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第二故乡的中秋节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9-23 06:36:43 | 编辑:李平

罗毅

始于周代的中秋,缘起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礼制。古人崇敬月亮神,月上东山,便要焚香沐浴,三拜九叩,邀明月共舞,祈望来年歌舞升平、风调雨顺。

至于寻常百姓,中秋夜,便是思故土,念先人,憧憬明天,在“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里,赏月、拜月,品尝月饼,把阖家团圆,亲情融融的佳节传承光大。

话虽如此说,我家过去,却是少有中秋概念的。时在农村小镇,父母为温饱谋,为生计愁,除却春节,一家人对其他的节日,不甚了了。那个时候,镇上的食品加工厂也会生产月饼,即便品质粗糙,价格几分钱一块,我也是终年到头难得尝到一口,就连中秋节这个美好的名词,我也是从老师教唱的老歌中知晓的。

我真正对中秋节有感性的认识,还是参军到了重庆以后。所谓入乡随俗,有样学样,跟着战友慢慢建立起过节的意识。农历八月十五,连队会加菜来个小聚餐,连首长会在饭前说上几句贴心温暖的话,引起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个别有“文艺细胞”的战友,会组织中秋诗歌朗诵会,读一读苏轼李白,把酒问青天啊,千里共婵娟啊,举杯邀明月啊……一时间,风云际会,古今穿越,情绪上来了,男儿也掬相思泪。

这个时候,我则会请上半天假,回到杨家坪的家中,约上妻子,去“冠生园”买一些月饼、怪味胡豆、合川桃片和江津米花糖,找来马粪纸盒,里外三层地封包、装箱,然后奔邮局,寄往老家,并修书一封,给父母请安,向亲朋问好。

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临近中秋,邮局打拥堂,排起长队缝包裹寄月饼的情景,真是盛况空前。那人群中既有我这样想念老家的异乡人,也有思念在外地工作、学习、生活儿女的重庆父母。那一针针一线线,大包裹小口袋,分明是亲情的浓缩、相思的寄托。时过境迁,至今还有人通过邮局给亲人寄月饼吗?

2000年的秋天,从部队转业后我留在了山城,重庆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有一年的中秋,我终于开了眼界,见到重庆土著如何把节日过得活色生香。

那一晚,皓月当空,月色如华,与妻散步至石子山体育公园,见山顶平台处,围了众人。我好奇地挤进去,原来是一家子人赏月呢——只见着青色对襟大褂的老者,虔诚地望月焚香,作揖三拜,然后朝四周的家人们示意坐下。老者的女儿着白衣白裙,妆容精致,端坐案前,素手轻抚案上古琴,顷刻间,《春江花月夜》的古琴音,似流水轻飏。老者与家人,围坐几案,或望月品茗,或低语倾诉……阖家团圆的氛围,真好!一家人在一起,幸福满溢,亲情荡漾。

原来诗与远方,离普罗大众并不遥远。而我等在重庆打拼的异乡人,虽远离家乡,少有有板有眼的仪式感,但也能假中秋之名,邀朋友小聚,于粗茶淡饭中,清茶一杯,神聊国际国内、家长里短,这种别样的过节,也算是体味了人间烟火吧。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