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荣昌 五大工程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9-23 06:34:41 | 编辑:李平

荣昌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

美丽乡村(仁义香草汇)

万灵乡村美景

美丽乡村(古昌玉带村)

素有“小山城”美誉的荣昌区万灵镇,西南面临濑溪河,东北靠起伏的丘陵山峦,是一座以水兴市、以市兴镇的寨堡式古镇。依靠绿水青山挖掘金山银山,万灵镇流转土地干起了规模化产业、依靠美景发展起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让老百姓渐渐走上产业路、吃上旅游饭。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荣昌区率先谋划,精准设计,创新实施了交通便捷、产业振兴、人才组织、乡村文明、青山绿水五大工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表示。

如今,荣昌的广大村庄地头、企业车间,随处可见村民谋发展、促跨越的忙碌身影。

交通便捷工程——

三年投资约7.5亿元修建“四好公路”1028公里

9月20日,吴家镇代兴村的“四好公路”——慈方公路修建现场如火如荼,引来周边老少村民纷纷前来围观。不远处的代兴村九社也是机器轰鸣,另外一组施工人员正在搅拌水泥砂石,即将为十多户村民修建人行便道。

“土路变水泥路,这路修得好、修得扎实!”81岁的村民舒理财连连发出感叹:“以后出门,再也不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

像改善这里居民出行条件一样,今年,吴家镇将修建农村“四好公路”40公里,人行便道154公里,让村民彻底告别“出行难”。

按照荣昌区的“交通便捷工程”规划,将重点实施“四好农村路”、人行便道建设工程,建设一批产业路、旅游路、便民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和农民群众出行的“第一百米”,通过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网络,让各方资源得以畅通无阻,做到“筑巢引凤”、“花开蝶来”。

预计到2020年,全区投资约 7.5亿元,共实施四好农村路1028公里。全区村(居)民小组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到90%以上,人行便道实现“户户通”。2018年,力争完成“四好农村路”410公里、农村人行便道1215公里。

产业振兴工程——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

去年,仁义镇鹿子村养殖户刘剑出栏肥猪1000头,实现纯收入14万元。这样的收益放在以前,刘剑想都不敢想。原来,他是傍上了该区龙头企业——日泉公司,提高养殖技术、控制养殖成本、发展现代养殖,最终实现了增收。

作为畜牧大区, 在荣昌,像刘剑这样与日泉公司合作的农户就有60多户。而自公司落户双河街道五年来,已累计为该区养殖户带去收益3000万元。

“没有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曹清尧说,“农业要强,产业必须强。因此,我们的产业振兴工程在乡村振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在实施产业振兴工程中,荣昌区按照农业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的思路,立足畜牧业、笋竹、蔬菜等优势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推进“三园两场”(标准化果园、菜园、茶园和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和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

如今,荣昌的产业发展呈蓬勃之势:“荣昌猪”荣获“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全区目前生猪存栏60万头;笋竹产业总产值超3亿元;凭借“一根”粉条,仅河包镇就有24家初具规模的粉条生产加工企业,年产值超3亿元;生姜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农业产值达6.6亿元……

人才组织工程——

制定出台《荣昌区乡村人才振兴十四条》

“乡村振兴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头戏。戏唱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唱戏人。”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而荣昌实施的人才组织工程,就有效充实了乡村人才的可持续供给,充分激励了那些心系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

2018年5月,荣昌区制定出台了《荣昌区乡村人才振兴十四条》,鼓励引导返乡人才、本土人才、外来人才、大学生村官等到农村创业就业,并在全区选派“产业助手”助推乡村振兴,从人才引进、创业扶持、人才培养、智力支撑、经费保障等五方面推动乡村人才蓬勃发展。

荣昌区清流镇马草的敖晓刚就是返乡创业的典型代表。1991年,敖晓刚放弃了在城里种子公司当技术员的工作,回村开辟了500亩荒山,种起了血橙树。后来,敖晓刚当选为村支书,他带领村民发展了血橙3000多亩、蔬菜1500亩、成片种植油菜300亩,探索出了绿色产业带动致富的模式,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位于安富街道通安村的“通安小栖”,是一座由旧宅改造而成的以陶文化为主题的民宿,总投资近200万元,占地约600平方米,今年7月对外开放营业。“我们响应政府号召来到这里,就是想挖掘陶文化,服务荣昌乡村游”。“通安小栖”的老板之一——川美毕业的“90后”夫妇管永双和李云杉表示,“我们想将这份工艺传承下去,带动村民搭上文旅融合的致富快车。”

像敖晓刚、管永双和李云杉这样,近年来,荣昌培养农村各类实用人才1.5万人,引进到村挂职、开展创业的本土人才以及外来人才500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余人。

“基层组织涣散薄弱,乡村振兴就会步履维艰;基层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就能蹄疾步稳。”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荣昌区选派乡村人才,为实现乡村振兴汇聚强大组织力量。

乡村文明工程——

涵养文明乡风

当前,荣昌区乡村文明工程的重点是,抓好群众思想建设、孝廉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严厉打击不善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的恶劣行为,大力营造勇于担当、孝敬父母、家庭和睦、庭院环境干净整洁的良好氛围。

前不久,万灵镇沙堡村二社美丽宜居村庄,家家户户门口多了一个牌子,上门写着“万灵镇乡村‘三美’示范行动评星活动”。牌子上有红橙蓝绿粉五种颜色的五角星,分别代表该户家庭是否爱党爱国、绿色环保、家居整洁、勤劳致富、家庭和睦。

原来,这是万灵镇以“美万灵,美村庄,美我家”为主题的乡村“三美”示范行动,以五色星评选的创新方式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对于五色星集齐的家庭,该镇将给予“村币”奖励、产业政策及资金扶持。

万灵镇尚书村2组是美丽宜居示范点,也是明代大法家、一代清官喻茂坚的故里,这里有着浓厚的人文氛围,是荣昌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的试点地之一。万灵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在试点的3个居民集中点,规整土地,修建入户便道,美化环境。同时,我们还发动村民积极参与自治,成立517志愿服务队伍,为乡村环境综合治理贡献力量。”

“万灵镇的这些经验做法,是我区推进乡村文明工程的有效实践。”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荣昌将以打造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抓手,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让农村环境更美、让农民生活更好。

青山绿水工程——

生态效应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实施青山绿水工程中,荣昌重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厕所革命”等领域的综合治理,保护好赖溪河等重要水源地,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古昌镇玉带村是一个景色宜人的村庄,获评“全国最美丽乡村示范村”。玉带村因地制宜坚持生态发展的策略,带来了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不少城里人前来自驾游玩,6家台商入住的台湾农业园也在此建成,打造了高效、生态、休闲的现代农业。

“只要保持村容整洁,农村就是一幅画,而画里是容不得半点杂质的。” 荣昌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因此,荣昌区高度重视“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深入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持续巩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力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让花香四溢常在,山清水秀永驻。

生态好了,产业起来了,发展生态旅游业,也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在观胜、吴家、清流等镇街,政府积极引导果农发展绿色生态的柑橘种植,连片打造全区的柑橘产业生产带,不仅有效壮大了地方特色产业规模和实力,也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创造了条件;在万灵、清升、安富等镇街,各地通过举办水果采摘、自驾赏花、登山品茶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旅游活动,大力发展近郊游、乡村游、节日游,凝聚了地方人气,促进了产品销售,帮助了农民增收。

“2017年,我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有效提升了荣昌的旅游品牌影响力。”荣昌区旅游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92万人次,同比增长34.62%;旅游总收入实现13.78亿元,同比增长40.18%。

张亚飞 王琳琳 陈露 图片由荣昌区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