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巴南 > 正文
巴南 念好“三字诀”促乡村文化振兴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9-10 07:26:32 | 编辑:李平

木洞镇村民展演自编自演的乡土文化节目 摄/何洲行

“11年前,我放弃高薪,辞职回乡发动乡亲克服种种困难种梨致富。11年来的努力,换来了集体村的大变化:年游客量从不足万人到10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5300元涨到21000元。我诚心实意的付出换来乡亲们一句‘愿意跟着孝前干!’这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近日,在巴南区各镇街,二圣镇集体村党委书记郑孝前和美亨柚子种植股份合作社社长陈开容等现身说法,为群众倾情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极大增强了各镇街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近年来,巴南区念起“送”“挖”“种”三字诀,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巴南文化底蕴,以文化为媒,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让正能量抢占农村文化阵地。

“送”: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军鼓舞、梆鼓舞、小品、舞蹈、小合唱……前不久,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在巴南区双河口镇举行。整场演出,动听的歌曲、优美的舞蹈、诙谐幽默的小品等赢得了在场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巴南区的文艺工作者们用高水平的艺术呈现,带来了15个“接地气”文艺节目,为村民们送上了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

据巴南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巴南区念起了“送”字诀,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推动文化下乡,用优秀文化供给提振农村精气神。

巴南区深化实施“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点单配送服务模式,相继举办“喜庆十九大·共圆中国梦”“六进”文艺宣传、戏剧进校园、渝州大舞台等系列活动,将惠民电影、文艺演出、文博展览、文化讲座和文艺培训等4000余场流动文化服务送到基层,服务群众达80万人次,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巴南区还开展梦想驿站活动,赠送各类图书、宣传册300余本(册),赠送家风春联卷轴200余副,服务过往回乡旅客600余人,为广大农村朋友送去了文艺演出、文博展览、图书借阅、春联写赠、惠民电影等文化大礼包,形成了具有浓浓年味的文化互动集市,拓展“送文化下乡”特色文化品牌内容。

“挖”:发掘乡村优秀文化遗产

巴南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巴南区在念好传统文化特别是乡村文化遗产“挖”字诀上做足了文章。

据巴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加强了对乡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实地调研了老母庙摩崖石造像、朱家大院、杨沧白故居等乡村文物资源,全面开展了第四批区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鼓励各镇街积极申报体现农耕文明的非遗项目,夯实了文化遗产资源基础。同时,将具备条件的巴南观赏石文化、木洞油酥鸭和巴渝传统木雕申报为市级文化遗产。

在乡村文物保护修缮工作方面稳步推进。该区以古镇、古街、古村落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全面实施朱家大院、木洞福音堂、黄启藻旧居等的保护修缮工作,南泉中央政治学院(彭氏民居)、丁雪松旧居保护修缮工作、双星桥搬迁保护工作将于今年完成,进一步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

同时,巴南还大力弘扬乡土文化遗产,系统梳理乡土文化变迁过程,成功举办了“巴县旧影”“文明之海”等文物图片展,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意识。

为推动优秀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古老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风采,巴南区还召开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讨会,建成巴南博物馆并对外免费开放。博物馆再现了巴南深厚历史底蕴和浓郁人文色彩,充分展示全区优秀乡土文化,开放仅一个月,接待观众上万人。

“种”:文艺创作氛围浓、成果丰

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广泛播撒文艺创作的“种子”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

据巴南区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巴大力实施文艺“金字塔”工程,下发了推进基层文联组织建设指导意见,在各镇街建立文联组织,并试行在村居建立文艺爱好者协会,推动文艺创作发展。今年以来,巴南区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年文艺创作主题,充分利用区重点文艺创作扶持管理办法,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木洞镇、安澜镇、二圣镇等地采风,创作了新木洞山歌、乡村新风貌诗歌、乡情乡愁乡音散文等一批作品,面向全社会举办第九届“珍珠儿歌(乡村文化振兴主题)”擂台赛,举办脱贫儿歌进山村活动。

目前,该区已举办专题摄影展览和在镇街举办乡村振兴主题演出15场,创作反映巴南新时代新农村新气象的文艺作品50余件,平面艺术1300余作品,其中舞蹈《山沟里的音符》荣获2018“放飞中国梦”第四届重庆市“小白鸽”少儿舞蹈大赛创作组二等奖,深受群众好评。

去年以来,巴南区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了一大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文艺作品,5件优秀作品获得区级扶持。全年组织文化骨干创作文艺作品500余件,其中儿歌评论集《儿歌散议》入围2017年重庆市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助;书法《大西南赋》获市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值得一提的是,巴南区还创办文艺品鉴品牌,提升群众文艺鉴赏力。该区文化委与区文联联合创办“麻雀艺评”乡土文艺评论,将高雅的文艺评论引进民间,融展演、讲座、辅导、沙龙、竞猜于一体,发动基层群众搞文艺评论,化文艺理论‘高大上’为百姓可口‘麻辣烫’,引领百姓从‘看热闹’到‘看门道’,从外行人变成内行人,真正提升市民文艺素质,鉴赏水平。

戚万凯 王彩艳 赵东旭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