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妙哉!苦文化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8-30 06:13:19 | 编辑:王俭林

偶听石柱黄水镇的一位宣传委员口吐“苦文化”一词,初感惊奇:只听说过酒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玉文化、饮食文化,还没听说过“苦”也是一种“文化”。

然细听根由,不仅感乎其得体,更惊乎其神妙!

俗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盖黄连之苦,胜万物焉。故历代医书药典无不以“味苦”为黄连第一特征。石柱黄连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占世界40%强,而石柱黄连又主要产于群山环抱气候宜人的黄水镇。我国唯一的黄连DAP种植基地、唯一的黄连DAP检测中心和全国黄连交易市场,都在黄水镇。掌控国内市场,影响世界药业,岂无由物质而生成的文化哉?其文化也夫不仅植根本土,特色鲜明,历史悠长,个性独具,而且充满了励人奋进、追梦圆梦的巨大动力。这就是那位宣传委员说的“苦文化”。

“苦文化”当始于连农风餐雨宿之艰辛,砥砺耕耘之劳苦:立夏采种,秋季播种,来春移栽,5年后秋季采挖,然后剪须根去茎叶,土炕柴火烘干,再竹笼脱毛,除去杂质而后成。其间,谁也数不清经历了多少风霜、挥洒了几多汗水!就像黄连种植大户谭贵千说的:“黄连苦,种黄连的人更苦!”

但天地万物,既是对立的,又是辩证的,祸福相依、否极泰来,就是这个道理;苦也一样,没有苦就没有甜,有甜就有苦,曰:甘苦同在,苦尽甘来。

谭贵千靠种黄连每年收入17万元,正是经年艰辛劳作,将“苦”黄连变成“甜”生活的生动写照,更多种连人沿着这条“苦”路追求甜蜜生活已成蔚然。如今石柱已制订目标,在年产黄连3000吨的基础上,形成黄连生物医药产业链,至2020年,每户连农再增收8483元。到时,由“苦”而“甜”的就不是一个谭贵千,而是全县10万连农!这就是“苦”与“甜”的辩证法,也是“苦文化”的价值核心。

考石柱的“苦文化”,既有丰富的民间传奇、成语典故:“黄连煮冰糖——同甘共苦”“黄连做笛子——苦中有乐”“苦瓜地种黄连——苦上加苦”“乞丐食黄连——自计甘苦”;又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石柱“上贡黄连十斤”,成为贡品。

唐以下诗词对黄连亦多有吟咏:“不恁么,为君宣,甜如砂蜜,苦似黄连。”(宋·释道宁),“花细山桂然,阶下不堪嗅。苦节不可贞,服食可资寿。”(明·吴宽),“前秋抱腹疾,香连一服佳。”(清·袁枚)——对黄连的药性和生长特点都作了生动的描述。

但这种神奇的药材当时只由土司种植,连种秘而禁传。直到元末明初,始有人藏在帽内带出,流入民间,得以传播,但其种植技术和产品质量仍以黄水大风堡地区为最。如同川芎产自四川,党参源自上党(山西长治),藏红花生长西藏,滇七出自云南,黄连原产黄水,自然就姓“黄”了。

如今,黄水黄连生产系统已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苦”黄连之文化内涵及其有形与无形价值,岂止一般!

宣传“苦文化”传统,弘扬“苦文化”精神,不仅是石柱54万土家儿女对美好生活梦想的不懈追求,也是这个渝东南少数民族自治县赖以发展振兴的传世法宝。

看看黄水药用植物园的芳香百味,黄水全国黄连交易市场的兴旺繁荣,全县康养产业的健康发展,你就会相信,一个富裕的石柱,一个美丽的黄水,正在向我们走来。(刘集贤)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