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江北 “未来学校”建设助力每一个学生更好成长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8-23 06:25:04 | 编辑:李平

未来教室规划图

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华新实验小学再获一等奖

科技中心过道

学生参加2018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

信息化技术提升学习质量

学生参加2017年全国科普日科技创新梦活动

传统技艺培养融入“未来教育”

学生们开展合作学习

3所学校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未来学校创新计划2.0领航学校/种子学校建设;与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建成全国第一家区域性教师学习实验室;学科教师在教育信息技术相关比赛中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30余人次,重庆市特等奖、一等奖100余人次……这是江北区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亮眼成绩单。

江北区作为两江新区先行先试的核心区,基础教育在全市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正在逐步增强。步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打造教育名区,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全区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成为江北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凝聚新的力量、激发新的变革。江北区在“智能江北”战略部署下,确立了以“未来学校”建设为载体的“智能教育”区域整体推进策略,以智能化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整体推进 为全区智能教育发展装上引擎

目前,世界范围内正掀起新一轮基于信息化的教育创新和改革的浪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要求,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实现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

区域整体推进智能教育助力教育优质均衡,是江北的题中之义。

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江北区科学编制《重庆市江北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数字化教育策略”专栏和《江北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资金支持,硬件提档。江北区投入13亿元,新建十八中铁山坪校区、两江国际学校鱼嘴实验校、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江北嘴实验学校、五里坪实验学校等学校;投入1.5亿元对10余所城区老旧学校进行设备更新,全面优化学校办学条件;投入资金约1.46亿元完成中小学功能室标准化建设。目前,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和终端设备更新换代全面完成,录播教室已经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应用模式。

从规划到资金,江北无疑为智能教育夯实了基础。而策略上的定位则为智能教育发展插上引擎。

江北将未来学校建设纳入全区教育改革发展重要内容;专门成立智能教育、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建立区级各部门协调机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整体推进全区未来学校建设。

江北区教委在试点基础上,深入探索未来学校建设长效机制,使未来学校建设成为该区教育名片,促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建立跨领域专家支持智库,成立区域智能教育研究与发展平台,协同推进智能教育进程。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建全国第一家区域性教师学习实验室,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STEM教育研究重庆协同创新中心,从跨学科的角度推进江北区智能教育的发展。

江北教育人主动谋划,努力进取;因时而动,奋发有为,一系列举措共同勾画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智能教育发展之路。

持续突破 在智能化环境下再造教育流程

以未来学校建设为载体的智能教育整体推进思路,在江北激起强烈反响。

究竟怎样才算是未来学校?未来学校的形态是什么样的?未来学校的课程如何在达成育人目标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

一系列难题摆在率先行动起来的江北教育人身上。

“作为一项系统性改革,未来学校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通过课程、学习方式、学习空间、教育技术和学校组织结构的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这才是未来学校的成败关键。”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相关负责人强调,要在智能化环境下从空间、课程、方法、技术等方面再造教育流程。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江北区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明晰了包含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更加重视人的核心素养与综合技能的提升等八个方面的未来学校的内涵,描绘了发展蓝图。

面对未来学校该如何建设的问题,江北人认为,要求首先解决“如何使用”的问题,把结合学校特色、课程需求放在第一位,坚决避免“为建而建”的问题。

与未来学校同步进行的则是智能课堂的深刻变革。

江北区启动未来学校建设学习方式变革,推进未来学校建设学习技术创新,推动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从以“硬件建设为主”向“应用研究为本”的转变。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字资源专委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梁锡卿教授团队负责推进的“未来课堂个性化教与学”项目,把信息技术应用从“PPT播放”向“资源生成”转变,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的深度融合。

根据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提出的“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具体要求,江北与IME 3D联合成立了3D编程教育课程研发中心,为在区内中小学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推广编程教育进行课程研发和实践。

虽然实践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未来学校建设的科学理念,早已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江北区各个学校创造性的探索实践。

全面开花 20所中小学全面启动受益3万余人

走进江北的中小学课堂,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动动手指,就能在平板上预习、复习、回答提问,老师翻翻页面,就能编写学案、推送微课、了解整体学情,家长查阅平台,就能了解孩子的学习轨迹和综合评价……

事实上,这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首次在江北调研时对课堂教学“方式陈旧,呈现效果与未来学校展示要求之间有很大差距”的评价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里,教学方式变革的实践正在江北悄然发生,主动学习、智慧学习、深度学习等学习方式已经在江北的课堂生根发芽。据悉,未来课堂个性化教与学实践研究在20所中小学(校区)全面启动,直接服务学生数3万余人。

未来学校的建设不仅让学生受益,让更多一线教师受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全面完成,参训率、合格率达到100%;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晒课率达100%,入选市级“优课”数量名列重庆市第一、部级“优课”数量名列重庆第二。

由落子布局而精耕细作,由多点突进而全面开花,江北区在信息化建设中开拓进取,取得累累硕果。

2017年以来,参加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育信息化大奖赛等教育信息技术类教师竞赛活动硕果累累,获得全国特等奖、一等奖30余人次,重庆市特等奖、一等奖100余人次,重庆市级优秀组织奖3次。

值得一提的是,江北还率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地方组委会,搭建教师、学生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成果展示、交流平台,首次举办了电脑制作、NOC活动江北区选拔赛,并且承办了电脑制作、NOC活动重庆赛区选拔赛和“未来课堂”名师优课展评活动全国决赛,在2018年7月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全国决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30人次、国家奖励办公室“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6人次。

面对成绩,江北人坦言,未来学校还在路上,办好未来学校既要主动对接时代要求,也应回归教育本原,让未来学校助力每个学生更好成才。

“未来学校”在路上>>>

十八中 借力“互联网+” “四C”课程玩转个性学习

为每一个学生未来服务,是十八中多年来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乘着江北区未来学校建设的东风,十八中在办学中有了从理念到行动的“升华”。

“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培养适应复杂化、综合化、多变性社会特点的复合型人才。”十八中负责人强调,具备个性化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重视人的核心素养与综合技能的提升将会是未来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在“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的理念引领下,十八中利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积极组建学校教育资源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四C“ 课程建设成果。

在“四C”课程体系下,既有包括校本化国家课程在内的“树本课程”,又有70余门凸显校本课程精品化的“砺新课程”,既有包含动漫社、汉服社、摄影社、手工作品社、天文社、电影社40多个社团课程的“海纳课程”,也有五大奥赛、四大竞赛、CAP、科技大赛、发明专利、爱好特长、社会实践活动、雏鹰计划、领导力培养等课程拓展人才培养多元化的“百川课程”,供孩子选择。

课程成为孩子们汲取营养的沃土。汉服社让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文社激发学习探索热情,社会实践活动让十八中学子学会责任和担当。如今越来越多的十八中学子在各类舞台中脱颖而出、绽放光彩,囊获机器人大赛重庆市长奖、江北区长奖、全国财经大赛和“语文报杯”创新作文大赛全国特等奖、北大“培文杯”创意作文大赛获得全国特等奖等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十八中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通过APP应用和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平台,学生和教师通过移动端可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资源平台相应资源,将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融合。打破了学习的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徐悲鸿中学 大数据让“异想天开”变为现实

三机位的课堂录制、伴随式数据收集、基于大数据的课后分析与测评、学生个人档案生成与保存……这些繁冗复杂的工作,只需要老师正常上课就能同步完成。

这看似异想天开的一幕幕,正在徐悲鸿中学变为现实。

在江北区,徐悲鸿中学提出了“进步就是优秀”的教育理念,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改行动与教育信息化2.0接轨融合。

在徐悲鸿中学看来,未来学校的构建,不仅仅是外围校园设施的改变,更应该是基于核心素养和现实需要的信息化深度应用,应该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的成才。

具有导向性的教学评价和学生发展性评价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难点,敢于直面困难的徐悲鸿中学将建设重点放在“评价”上。

“未来教育评价的标准是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将不再局限于同一把尺子。”徐悲鸿中学相关负责人强调。

为此,徐悲鸿中学着力构建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学分析评测系统,通过“伴随式收集”录播系统完整记录教学过程,实现资源的分类管理,直播、点播以及数据的管理与推送。教学反思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提升有了方向。

探索基于进步教育的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性评价系统。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按照不同的等级授权,只需动动手指,便能根据系统提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表现量化评分,生成每周、每月、每学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性评价。全面参与、多维评价在徐悲鸿中学成为现实。

以评价为切入口,徐悲鸿中学课程、空间、平台等工作稳步推进,组建三大创新实践教育平台,构建起独具“徐悲鸿中学烙印”的“1+3进步课程”体系,用现代化手段打造学校“进步课堂”新常态,构建进步校园新空间……可以看到,徐悲鸿中学“始于‘形’”、“精于‘骨’”的进步教育体系正在逐步构建。

新村实验小学 未来课程让学习因“私人订制”而多彩

未来学校的课程应该是什么样子?将教给孩子哪些能力和素质?

在新村实验小学看来,学校应在充分承认和尊重人们的意见和价值观的多元性,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使学习内容呈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特征,适合学生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潜能发展。

这样的理念已经深入新村实验小学,成为该校的教学常态。

大家有过在一堂课中同时上3个学科的经历吗?如果3位老师共上一堂课,会有哪些火花?

焦淑贤老师用听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通过色彩观察和表达自我感受的能力;张蕾老师引导孩子们尝试运用色彩和线条为自己喜欢的音乐画一幅抽象画;周红梅老师告诉孩子们,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在《音乐的颜色》跨学科的课程中,学校音乐、美术、心理健康3个学科老师共同执教,充分整合、融合各学科资源,让孩子绽放生命花朵。

“课程是学校极为重要的产品,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课程不仅是要着眼于今天的社会,更重要的是期待明天的可能。”学校校长李青春强调。未来学校绝不是靠高端豪华的硬件设施就能体现出来,靠的是学校提供高质量教育的水平,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程度。

着眼未来学校建设,学校在“新美课程”体系架构下,以“美”为核心主线,遵循多元智能理论,把国家基础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统整梳理为六大类课程,即尚美修身课程、达美言语课程、完美思维课程、创美探索课程、弘美健体课程、展美艺趣课程。同时,每个模块课程中还建构起“1+N”课程群,如在达美言语课程类中,“1”指语文、英语课程等国家课程,“N”指学校根据年级特点拓展开设的趣味童谣、绘本学习、经典阅读等校本课程项目。

“在课程群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既尊重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根据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设置主题,通过学科内整合和跨界整合两种路径的探索,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促进知识的活化,提升学生的能力。”学校副校长田桂诱介绍,如现已成形的“寻美重庆”、“美感启蒙”、“戏曲美·家国情”等课程案例。

鲤鱼池小学 文化与新技术融合 培育有根的未来人

鲤鱼池小学一直以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培育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学校的书法、绘画全国闻名,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共计2800多名学生作品先后在国际国内书画竞赛中获奖。

在江北区的未来学校建设中,面对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新挑战,鲤鱼池小学如何进行突破?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饱含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未来学校办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扎根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鲤鱼池小学校长梁正雄强调。

然而,如何在现有的环境下,使未来学校建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考验着鲤鱼池小学教育者的智慧。

学校致力于从离散的封闭的秧田式空间布局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开放、智慧、功能复合的多样化学习空间转变。实行空间的再造,建立6个功能教室,打造未来艺术空间,将书法、美术教室等封闭的环境打开,延伸到走廊、花园,非正式学习空间得到了重视。

“这看似是物理上的延伸,实际上是打破了教育封闭的格局,让学校成为一个学习的大空间。”学校负责人介绍,让未来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和教师可以打破课堂与学校的围墙,实现无边界的自由教学互动,享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例如在未来艺术空间里,学生们既可以通过电脑屏幕,获取网络书法系统里的海量信息,临摹很多名家的书法,也可以随意触摸电脑屏幕,以在电脑屏幕上自由点击拼凑,发挥想象和创意。完善了学习,也节约了纸张,能够让更多孩子进行创作实践。

打通走廊、教室之间无形的墙,让整个校园成为一个学习的大空间。美术课上,孩子们可以先在教室听完老师讲解知识方法,然后去学校花园里观察植物花草,随后进行创作,既进行了美术学习,也认识了植物种类,实现了综合化实践学习。

从“培育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出发,学校抓实“琴棋书画”四类社团活动课程,并丰富形式,通过选修制、走班制和走教制,让各年龄段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校“琴”“棋”“书”“画”各类社团课程中找到兴趣,在综合实践活动、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文化周、学生书法大赛、美术展等大型特色活动中展示个性。

玉带山小学 从“第一站”出发 走向更好的未来

建设未来学校,一定要把学校的育人目标放在在第一位,坚决避免“为建而建”的问题,这既是江北区首善教育一直的坚定立场,也是玉带山小学建设未来学校的出发点。

“小学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所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为下一阶段学校输送合格甚至优秀的学习者的近期目标,也要有‘培养创造未来中国的学习者’的长远目标。”玉带山小学基于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70多年办学历史中逐步摸索出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学校育人目标。

没有千篇一律,没有等靠要,而是因地制宜,自主创新,玉带山小学找准突破口,着力打造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先头发展的“第一站”课程建设体系,让学生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勇于探索、乐于实践,从玉带山“这一站”更好地走向世界,全面深入细致地落实小学阶段“创造未来中国的学习者”应有的核心素养。

在先头发展的“第一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该校根据孩子们走向世界的空间和时间维度,自主研发了基于真实生活的、跨学科整合的项目式校本课程,例如一年级有“我的家谱”、“我和我的伙伴”、“劳动”等主题;二年级项目主题是“房屋”、“老师”、“超市”;三年级有“家庭公约”、“紫荆花”、“轻轨”;四年级有“旧衣服的处理研究”、“校园足球世界杯”、“钱币”;五年级有“妈妈的高跟鞋”、“校园垃圾的处理研究”、“快递”等。

制作一双高跟鞋,需要用到哪些学科的知识?或许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但在玉带山小学,为完成一双“妈妈的高跟鞋”任务,孩子们上网搜索、中外历史发展对比、数学测量、美术设计、辩论、跑步、舞蹈、手工制作、童话剧编演,一年一年的小学生硬把一双“妈妈的高跟鞋”玩出了多种花样。

未来学校建设必然会塑造出新的学校形态,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在走向未来的路上,玉带山小学以“培养创造未来中国的学习者”为育人目标,尝试责权利统一的管理模式构建,打通学科壁垒,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以“第一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学科课堂为阵地,以信息化2.0为途径,深入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为“培养创造未来中国的学习者”而不懈努力着。

谭茭 万芮杉 覃燕 图片由江北区教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