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渝北 智能化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8-23 06:37:18 | 编辑:李平

仙桃国际大数据谷

渝北区华渝电气高集成电路装配调试车间

驰骋机器人生产线

渝北区中光电产业园中的LCM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可以实现液晶显示模组COG工程、FOG工程,模组工程全套自动化生产

机器人把一家传统工业企业彻底地变了一个样。

2017年12月,国内首条集“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于一体的轿车前、后副车架柔性生产线,在渝北区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

在这条生产线上,包含了立体库、AGV系统、单双臂机器人站、激光检测系统、激光打标系统、自然时效平台、后轴铣端面系统、自动压衬套系统和MES系统等全自动系统。

在这条生产线上,30余台可自动旋转360度的机器人有序运转,机器人精确的连续焊接动作,比人工焊接的质量有保障;而且机器人完成了从片件组焊、总成组焊到精加工、总装、打包等一系列工序,工人只需负责上下料和品质确认。

“这条智能化生产线投入使用后,为我们节约了八成的人工,这条生产线上的工人,从原来的4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60多人。”公司董事长戚宋柱说,同时,质量合格率提升了30%,产能还提高了3倍。

智能化,正在把重庆工业经济第一大区——渝北的工业引领到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

A 智能化改造——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汽车、电子等制造业是渝北的主要支撑产业。但是,这些产业多数都是传统制造业。

“在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中,我们以智能化改造为主,对这些传统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渝北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位于渝北创新经济走廊内的段氏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传统的服装生产企业。虽然其“段记西服”已在国内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但由于其传统的生产方式,要再扩大市场有一定的难度。

“当我们与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后,企业迎来了‘第二春’。”公司董事长段远红说。

经过持续地的与互联网技术融合,这家公司已由一家传统服装企业蜕变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产的企业,已实现了从人员、物资、材料、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诸多环节的信息共亨、高效协同。

目前,这家公司在数据匹配系统流水线、自动裁割系统、ERP系统、PMS系统协同管理的基础上,又自主开发建立了以大数据系统为支撑的裁衣天下互联网平台,运用3D量体试衣,已打通了客户个性化定制与快速参数化设计,向服务制造迈进。

智能化改造,已使这家公司在市场上有了更大的竞争力。2017年,公司的新款设计成功数量同比增加了20%,设计方案合格率达100%,产品的交付周期缩短了5天,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了2%,年产量增长了125%。企业人均年产值增加了20万元,利润率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

“在用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中,区委、区政府从多方面扶持,引导企业主动进行改造。”渝北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区里结合渝北工业现状及长远规划,将智能制造基地作为发展的三大定位之一,并出台了《渝北区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行动计划》、《渝北区工业企业技改扩能专项扶持方案》等,并通过上级专项资金和区里设立的每年2亿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传统产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以加快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

在用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中,渝北的重点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成为重点。

据介绍,近两年来,渝北已累计申报国家和市级技术改造类扶持项目18个、区级技改扶持项目67个、“两化融合”项目13个。仅在2017年,渝北就支持了20家企业实施了20个重大技改项目,拉动了社会投资约5亿元,达产后增加产值10亿元。

目前,除重庆驰骋轻型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建成“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生产线外,渝北还建成了天海雪城较为先进的汽车线束数字化生产车间、万向钱潮汽车等速驱动轴自动化生产线,光大产业、南方英特等正在逐步投入建设的MES系统等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

目前,在渝北的传统制造业中,已有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重庆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等9家制造企业运用了工业机器人。这些企业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总数已有500余台。

B 智能化引领——

新兴产业成增长最快的产业

2017年,重庆市中光电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落户渝北前沿科技城后,打造中光电重庆光电产业园。

这家集液晶显示屏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企业,目前客户群有富士康、Nokia、华为、中兴、Lava、MMX、TCL、京瓷、康佳、乐视手机、财富之舟、传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商。

目前,中光电项目一期已经投产,二期也开工建设。

中光电重庆光电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用地242.5亩,建设面积约30.5万平方米,主要从事显示触控等产品及其上下游相关配套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将建全自动生产线40条,整个机械化生产线占所有生产线比例85%,显示触控产品年出货量2亿片,能提供8000人以上就业机会。2021年项目一、二期全面建成并量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2.5亿元。

“在智能化引领下,像中光电这样的智能化新兴产业,已成为渝北增长最快的产业。”渝北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

智能终端产业,是渝北发展较快的产业。渝北区依托20平方公里的前沿科技城、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15平方公里的规划工业用地,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智能终端整机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到2020年,基本建成千亿级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该负责人说。

目前,渝北在前沿科技城内已引进OPPO、中光电、传音、深科技等知名品牌手机、关键零部件及代工企业,初步集聚形成3家品牌手机、1家代工企业、26家零部件企业的智能终端生态链,并逐步投产放量。

据统计,2017年,渝北的智能终端类产品实现工业总产值880亿元,增长45%;今年1—5月,实现工业总产值344亿元,增长39%。

“智能装备产业也在引领渝北的经济增长。”渝北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以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融合发展为方向,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电气设备、增材制造设备、物联网设备等智能装备。

目前,渝北在智能装备产业上已发展起智能电器装备、惯性导航、传感器、医疗废物处理、仪器仪表、风电等。天箭惯导等企业还获得军品研发生产资质。

机器人产业是渝北发展较快的智能装备产业。目前,渝北已引进发展重庆临空新松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摩西机器人有限公司等5家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研发和生产能力已能够为汽车、铸造、机电等行业提供完整的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为打造智能制造基地提供本土化服务。

智能化引领,加快了渝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17年,全区战新产业的产值增长30%,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29.8%。

C 智能化要素集聚——

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扎根渝北

陈文娟博士是特聘专家,深圳市A类海外高层次人才、重庆市渝北区临空创新人才A类,是国内最早投身于3D打印技术研发和创新教育应用的先行者之一。

在渝北智能化引领发展的好环境下,这位高层次人才被集聚到渝北来,并为渝北的智能产业发展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如今,这位专注3D打印产品自主创新研发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已带领先进技术团队成功突破3D打印速度瓶颈,成功开发全球最高速3D打印技术并打造3D打印技术应用的全平台软件。目前,作为带头人,成功申报国家、省市级项目8项,申请国家专利2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5项。

“智能化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首先引进来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培育起一批科技型企业。”渝北区科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渝北全区已培育出科技型企业90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9家。

“智能化还引领渝北建起一批高端研发机构。”渝北区科委负责人说,区里通过鼓励润泽医药、光大产业等企业内设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实行独立公司化运行,通过引进有实力的华大基因、宏碁集团、创通联达等企业来区设立独立研发公司,已使全区独立法人化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9家。2017年,在被评为重庆市新型高端研发机构的9家机构中,渝北占了1/3。

与此同时,渝北还组建了一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目前为止,全区已有国家级研发中心10个、市级研发中心173个。

智能化引领发展还为渝北集聚起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通过实施“临空海外英才计划”和“临空创新人才计划”,已吸引集聚起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目前,渝北通过建立“百名创新创业导师库”,在汽摩、智能终端、大数据等领域,聘请有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为渝北创客和科技型企业进行创业辅导、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依托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联合ARM、微软、谷歌、肯睿等知名企业,打造仙桃大数据与物联网创新学院,重点培养大数据产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渝北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拥有国家“863”、“973”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等高层次人才83人,创新创业导师138名,规模以上企业研发人员数量由2015年的8927人增加到2017年的16685人,两年翻了一番。

王彩艳 赵东旭 图片由渝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