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推动高质量发展当提防伪创新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8-08 06:31:54 | 记者:侯金亮 | 编辑:王俭林

只有彻底告别伪创新,摒弃浮躁心态,涵养“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沉下心来练真把式、下硬功夫,才能铸就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绩。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大幅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快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然而,也有个别企业披着高科技和创新的外衣,大搞伪创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

比如,据《半月谈》调查:一些高科技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请“写手”代写及购买专利,“连专利名称内容都说不清楚,纯属形象工程”;一些企业深谙“创新”之道,将一项技术发明放在10个不同应用场景,分开申报,便有了十个专利;一些企业干脆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将他人产品贴上自己的品牌,被业内戏称为“贴牌式创新”……伪创新暴露的是一种“短视思维”: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只顾捞钱、不问效果,安于现状、看不到危机等。

想挣快钱,搞快餐式创新,在专利申请、创新项目申报中大搞“数字业绩”,导致一批所谓的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看上去很美”,却毫无实用性,更谈不上产业化。伪创新不仅干扰了创新秩序、损害了创新氛围,降低了全社会的创新水平和质量,也助长了浮躁之风和急功之欲——科技创新“浅水区拥挤不堪,深水区无人问津”,应用类学科因见效快越来越热,基础研究因见效缓慢而成薄弱环节。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快推进,创新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加之支撑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传统要素优势正逐步减弱,经济运行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逐渐显现,对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这几年,虽然我国发表的国际性科技论文世界排名第二,但与科技强国相比,我国的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相对不足,不少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也是花钱买不来的,需要大量的实打实的科技创新和重大突破,容不得半点虚招、假招。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证。为此,杜绝伪创新,就要祛除虚火,严惩造假。要建立科学评判的遴选机制,规范和健全专利审核制度,加大对项目资金中研发费用支出的审查,增加实地实物的多方校验,防止企业钻空子,避免“走过场”“拍脑袋”和一些投机行为蒙混过关。对于伪创新行为要出台惩罚举措,将涉事企业纳入黑名单,限制其获取创新资金支持。同时继续推进和完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评价制度,破解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度藩篱,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长远看,杜绝伪创新,还要摒弃浮躁心态,涵养“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号召科技工作者要“甘于坐冷板凳”。荣耀的背后,往往是多年“冷板凳”上不懈的付出。据统计,诺贝尔奖获奖项目从启动研究到获奖时间平均在15年以上。为了尽快“见效”,不少企业往往要求科研人员务必在3—5年出成果。这导致“短、平、快”成果比较多,跟踪模仿多,原创性成果少。因此,要着眼长远,沉潜下来,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不被当前市场和利润左右,争做创新“深水区”的弄潮儿,不断攀登科技创新的新高峰。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只有彻底告别伪创新,沉下心来练真把式、下硬功夫,才能铸就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绩。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