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巴南 > 正文
巴南: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呵护绿水青山 打响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
来源:巴南报
时间: 2018-07-04 14:52:04 | 编辑:姜雅娟

 

  志愿者们在河岸边开展清漂截污工作(资料图)

  “出门散散步,到处都干干净净的,心情也舒畅啊!”昨日吃过晚饭,家住二圣镇集体村的向大爷带着小孙子,到家附近玩耍。向大爷告诉记者,近两年,村里的环境越变越好,他也养成了饭后散步的习惯。这要是放在早几年,路边垃圾随处可见,出来散步的人不多。据区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区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乡村振兴一场硬仗来打,呵护了绿水青山。

  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近90%

  柴草乱放、粪便乱堆、垃圾乱丢、乱搭乱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些现象总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某些村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们的居住环境。

  针对农村环境卫生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我区建立完善了垃圾清运处置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区域处理”模式,推进生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综合利用;并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制度,开展垃圾“分类分拣、源头追溯、定点投放”试点,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目前,全区198个行政村建成小型转运站10座(含接龙、跳石等2座在建站),转运能力300吨,全区198个行政村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近90%,农村垃圾有效治理覆盖人口比例达91%。

  同时,开展污水分类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常态巡河机制,开展“清水1号”“清水2号”行动,对全区河道、水库、饮水源进行彻底排查,截至目前,全区共清理河道735公里,清理水库94个,清理水面、岸边垃圾3735吨。

  整治与发展齐步走

  走进二圣镇集体村,干净宽阔的农村公路、整齐一致的标识标牌,再加上田间地头硕果累累的果树,整个村社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去年,集体村作为全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区,成为了我区重点整治打造的村庄之一,通过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基础建设,设立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标志标牌40个、沼气安全标示119个、水体危险标示及生化池警示及简介标示11个,风貌改造2000余平方米、人行道修缮405米、建污水管网约140米等,大大提高了农村环境公共服务。

  更值得一提的是,结合集体村的产业发展,当地积极发展水果种植业,特别是通过早熟梨等产业,积极带动周边群众结合乡村旅游业,发展集采摘、休闲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游。“现在我们集体村也是一个旅游景点了,游客多了,我们的环境自然要跟上。”在村里开农家乐的余明兰告诉记者,随着节假日游客的增多,村民们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也提升了,大家都希望共同把环境维护好,给游客们留下好的印象。

  据悉,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我区通过聚焦基础建设,先后在木洞、双河口、麻柳嘴、丰盛等镇选取5—6个示范点,既注重“物”,更注重“人”,把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与产业发展示范项目、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等结合起来。

  污染治理保安全

  “这种属于高残留的农药,不能在区内销售。”每年的春耕春播前期,我区农业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都会在全区开展高毒农药清查行动,以确保农产品生产减少污染。去年,为全面消除高毒农药安全隐患,我区专门出台了《巴南区2017年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分别从生产、销售、贮藏、使用等环节入手,彻底清查、收缴几类违规农药。

  据悉,在去年的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专项整治中,全区共收缴3600余公斤。而这只是我区农业生产聚焦污染治理的内容之一。

  据了解,去年来,我区推进了环保蓝天、碧水、田园行动,开展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已达到35.5%,完成35家养殖场、10739头生猪当量的养殖污染治理,开展收割机切碎谷秆直接还田作业,有序推进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和老旧池塘生态化改造。

  同时,加强对村民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区、镇、村三级上下联动,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宣传,全力提升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营造居民“讲卫生、树新风”的环保意识,使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