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并未远去的跳伞塔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6-12 02:59:38 | 编辑:周游

在去年出版的《文化渝中》一书中,我再次看到大田湾体育场跳伞塔的身影,平静的内心顿时涌出一股暖流。之前,它在我的生活中已销声匿迹几十年。

父亲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从老家泸州来到重庆体育馆工作。多年后,父亲常常说起他在体育馆工作的情形。在贺龙元帅的关心和支持下,当时重庆各项体育事业的发展蓬蓬勃勃,在险隘的深沟上建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1954年又成立了重庆市跳伞学校,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优秀的跳伞运动员。年轻的父亲也曾登上40米高的跳伞塔,体验过从高空降落那撼人心魄、刻骨铭心的感觉。

我念小学时,父亲常带我重回故地。我爱久久地趴在护栏上,目不转睛地观看场里的跳伞训练。运动员们身姿敏捷,碧空中翩然迸裂出一朵朵洁白的伞花,美好的景象深深印在童年的记忆。

深入探究跳伞塔的历史,我顿时置身于纷飞的炮火与弥漫的硝烟中,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1942年,日机再次轰炸重庆,重庆空军力量薄弱,实难抵抗。在这种形势下,组建跳伞队伍,加强空军人才培训迫在眉睫。1942年4月4日,我国第一座跳伞塔在重庆两路口建成,并举行了“开塔典礼”,进行了跳伞表演。各界群众500余人参与活动,群情振奋,爱国热情高涨。之后,大批飞行员从这里走出,进入战场与日军浴血奋战,在蓝天上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重庆跳伞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开始关注起跳伞塔后来的命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跳伞运动衰落后,跳伞塔的三副钢臂朽坏,遭到拆解。后来又险些遭受搬迁的命运。在文物保护者及各界的齐心努力下,跳伞塔得以在原址维修加固。这座中国第一、亚洲仅存的抗战时期的跳伞塔终于作为抗战遗址被保存下来,这真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一大幸事!

至今坐车从大田湾附近经过,它会从那些挤挤挨挨的楼群间隙高高地伸出塔臂和塔圈,像老朋友一样向我招手致意。

站在跳伞塔下仰视,圆锥形的塔身古朴雄劲,塔台、塔窗保存完好。顶端三副长长的钢架迎风招展,下悬三个大大的钢圈,造型别致,富有动感。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年代,转瞬间,幢幢高楼平地起。风雨无悔,七十多年来,跳伞塔始终以智者般的大度和包容,俯视着过往的芸芸众生,尽心守护这片沧桑美丽的土地。

   戴馨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