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大足旅游要“变脸”
来源:大足报
时间: 2018-06-06 08:32:40 | 编辑:李振兵

为提升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我区在补短板上狠下工夫,《大足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要确保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在立项、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等环节充分考虑旅游因素。

精品景区赢得游客点赞

近日,记者在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看到,车辆驶入规定停放区域、摊贩规范经营、执法人员严密巡逻,游客畅游景区,静心欣赏石刻造像。“景区的规范有序,是将‘大足石刻’打造成为精品景区的重要举措之一。”石刻研究院相关人士说。

我区在加强旅游设施建设中,以“世界遗产、创意文化和美丽乡村”三大旅游品牌为抓手,做大做强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和龙水湖景区两大“龙头”。我区先后投资11亿元,实施大足石刻核心景区提档升级工程,建成了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博览园,景区面积扩大5倍,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历时8年圆满成功,全国最大实质文物博物馆建成开放。大足石刻景区通过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获评“全国旅游综合秩序最佳景区”“重庆市平安示范景区”“重庆市十佳文明旅游风景区”。龙水湖景区先后投资30多亿元,着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建成了温泉水世界、主题水乐园、运动休闲岛,推进了非遗文化小镇、影视主题乐园建设,打造养心养生养老基地,龙水湖温泉获评国家五星级温泉,环湖马拉松成为品牌赛事。

精品景区的建设,进一步擦亮了“大足石刻”这张旅游名片,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在国际旅游文化节、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期间,虽然景区客流出现了“井喷”,但旅游秩序井然,赢得了游客的点赞。

“快进慢游”创造和谐旅游环境

目前,我区依托两纵两横高速高铁“井”字型通道,新改扩建重点旅游公路150公里,慢行系统改造工程48公里,基本形成了“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

交通是一座城市旅游的命脉。交通便捷了,城市的旅游经济才能发展起来。然而,曾几何时,大足虽然位居成渝之间,但无论走重庆,还是走成都,都没有“直道”可行。交通区位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成为制约大足快速发展的瓶颈。

2013年12月25日,渝蓉高速重庆段通车,大足进入“半小时重庆”高速时代。这条承载无数大足人民梦想的希望之路,拉开了棠城交通蝶变、提速的大幕。

三环通了,高铁来了……大足的旅游区位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棠城大地的旅游市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的石刻之乡大地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打通旅游发展主动脉,纵横交错的国省干线公路串起旅游经济节点,公路建设成为大足实施全域旅游经济、建设渝西交通枢纽的助推器。

与此同时,我区还在龙水湖、棠香人家等地建设了旅游风景道83公里、城市绿道185公里、骑行专线60公里、登山步道6.5公里、5个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创造了和谐美丽旅游环境。

“旅游厕所”融合“大足元素”

“公厕太漂亮了,不但干净、整洁,还很舒适、清爽。”市民刘能均对宏声文化广场的公厕啧啧称赞。“我们在设计中十分注重细节和人性化服务,融合了‘大足石刻和荷花文化’元素。”参与施工技术员谢宏兵称。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老百姓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我区结合全域旅游厕所建设标准,在推进“厕所革命”中,积极开展公厕整改工作。

为了旅游公厕融合“大足元素”,宏声文化广场公厕外观大面积采用装饰小青砖,门头两边柱子局部采用大足石刻浮雕,周围绿化配以荷花,体现大足特色文化,风格以中式为主,结合了现代元素。新车站和北山确定了3a旅游公厕改造项目,分别进行重新设计装修,使卫生间在使用功能上更加合理,外观形象设计更能体现大足特有石刻及荷花文化。

城区旅游景点的圣迹湖公园新建公厕,位于音乐喷泉左侧,24小时开放,并为如厕市民免费提供卫生纸、热水等。城区中心的北苑公厕虽然置身于巷道内,但内部的干净整洁一点不逊色。

记者了解到,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厕所革命”已覆盖城乡全域。我区新建旅游厕所79座,改扩建公共厕所108座,达到a级厕所127座,aa级厕所12座,aaa级厕所5座;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博览园、龙水湖景区、罗庄·荷花山庄已设立第三卫生间;主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场所、旅游线路和乡村旅游点的厕所实现数量充足、干净卫生、实用免费、管理有效。

标识标牌成美丽风景线

日前,我区道路交通导视系统首批61块路牌安装完毕。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胜地,然而,下了高铁或高速公路如何前往景区?景区与景区,景区与美食点间的导视系统不完善,游客要么看过石刻就直接打道回府,要么直奔他处。而且,大足除了宝顶石刻、龙水湖等景点外,还有许多景点藏于各处乡村,游客游过此点欲到彼点,往往找不到路。有的路尽管设了路标,但因为表述方式过于技术性,时常发生游人看不懂的情况。

结合这些情况,我区建设了“大足旅游导视系统”,在满足道路交通指示功能的基础上,插入各景区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图片,将旅游公路体系作为全区普通公路网中的一个独立单元进行考虑。同时,从社会需求出发,赋予这个体系更多服务功能,使路与景、交通与旅游有机融合,相互辉映,共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服务。路面色彩、附属建构物等,均有别于普通公路,具有鲜明的辨识度,游客一眼就能识别,清楚该往哪里走。

此外,除增加了观景台、雕塑、鲜花绿化带等常见公路文化设置外,还根据所在景点个性,大量添加与景相谐的色彩及解释性人文元素,如宝顶的旅游路就加了石刻徽记,既画龙点睛般诠释景点的核心内涵,又形成强烈的视角冲击力,放大观赏、休闲效果。

据悉,大足旅游导视系统分三个层次,即第一层次是门户节点全域旅游导视系统;第二层次是行进间旅游导视系统;第三层次是景区到达旅游导视系统。首批安装的26个点位61块标牌,其景观建设、标志标牌等附属设施建设、路面上绘制人文元素的图案,令大足旅游路体系建设规划主线更加鲜明,为游人指明方向标。

记者了解,目前我区已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点10个,旅游标识120块,建成旅游生态停车场8个,36个公交站杆改为站台。我区还在旅游基础配套建设中,完成了城市的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等提档升级工程;完成了旅游公路以及旅游公路重要节点交通岛景观建设工程;续建了11个重点旅游景区景点项目;推进了原乡·大足、棠香人家、老家·观音岩、登云湖生态农业园、万亩笋竹休闲旅游园、石马镇休闲旅游观光园、铁山古韵葡萄采摘园等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改善了乡村旅游点的人居环境,打造了宜居、宜游、宜人的旅游环境。本报记者谭显全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