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别让“拦路虎”阻了乡村振兴路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5-22 02:32:37 | 记者:张勇 | 编辑:李平

四梁八柱搭好了,体制机制畅通了,站在风口上的农村创业者们,才会告别“成长的烦恼”,才能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日,《瞭望》记者调研发现,农民遭遇“资金难”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拦路虎”。有的农民合作社申请贷款,一年多没贷下来;有的扶贫项目,因贷不到款,不能扩大生产规模,有订单不敢接;有的农户连跑几十家金融机构,没融到一分钱。有基层干部反映,一些农民事业正处于发展上升期,拉一把就能把事干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就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期盼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对信用好的农民简化手续、降低贷款门槛。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三点:人、地、钱。一些农民遭遇“资金难”,正是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虎”之一,除此之外,人才紧缺、土地盘活的难题也亟待破解。事实上,这些“拦路虎”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存在,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把它们驱赶出去。如果农业农村内部发展格局不及时进行调整,如果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得不到有效激活,那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难免遭遇瓶颈,农民创业路上难免历经崎岖。

农民想干事,解决了内在动力的问题。而要干成事,则需要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的有力支撑。钱哪来、地咋改、谁来干,这些问题,涉及到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关系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大力度,面对着缺“人”更缺“智”的老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仅止于解农民燃眉之急,“扶上马”“拉一把”,而是要立足长远,以改革促改变,疏浚体制机制根源,培育能干成事的土壤,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乡村振兴路上的创业者。就拿“资金难”问题来说,根本上还是得从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去求解。

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才能打出力道,赶走“拦路虎”。重庆已经启动的农村“三变”(即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试点,就是盘活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的重要探索,是激发农业发展活力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央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三变”改革将挖掘各种资源要素的潜力,加速激活“沉睡”资源,引导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达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目的。通过还权赋能,资源唤醒了、资金盘活了、人力激活了,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的“股份农民”,省去了贷款难、融资难等麻烦,也告别了单打独斗、力量单薄的困扰。

因此,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赶走乡村振兴路上的“拦路虎”,必须以改革破题。唯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打通渠道,才能让广大农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红利。四梁八柱搭好了,体制机制畅通了,站在风口上的农村创业者们,才会告别“成长的烦恼”,才能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改革加快创新的活力,才能朝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目标发展;以改革挖掘发展的潜力,才能探索出一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路;以改革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才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