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近期重庆市开展旅游市场“利剑行动-1”,以“四黑”(“黑社”“黑车”“黑店”“黑导”)为重点,开展“不合理低价游”、在线旅游企业违法经营、“一日游”“两江游”“三峡游”“出境游”等整治行动。(据重庆日报报道)
旅游业不仅事关地方经济发展,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近来,我市旅游市场和旅游安全环境持续向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少数景区、酒店服务质量不高、脏乱差等问题依然存在;“一日游”“两江游”“三峡游”中购物店欺客宰客、同团(船)价格悬殊过大等问题也仍然较多;部分旅行社租用“黑车”等问题呈高发态势……要最大限度地释放旅游业发展潜力,提升重庆发展竞争力,就要对旅游市场乱象“零容忍”。
由于旅游市场涉及面广、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地方市场管理认识不到位、监管存在漏洞等原因,导致各种旅游乱象时有出现。以往,旅游部门将很多精力放在事后惩罚上,其中游客投诉的占了大部分,这就难免让部分旅游从业者心存侥幸。这次我市开展的旅游市场“利剑行动-1”无疑是一次主动出击,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对于打击旅游市场乱象,让旅游产业形成良好的发展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对旅游市场乱象“零容忍”,不仅要露头就打,还要做到常态化、动态化的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补上监管的短板和制度的漏洞。同时,还要加强对景区、旅行社等旅游服务提供商和导游等旅游从业者的培训、管理,设置一定的门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现在旅游市场的火爆,导致从业人员短缺,大幅扩张之后,旅游从业主体、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相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资质不够的企业、人员进入旅游市场。只有既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又平衡好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旅游乱象,促进我市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