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好盲嫂,持家有道:厚爱豆腐轻低保
来源:酉阳报
时间: 2018-03-23 10:40:24 | 编辑:李振兵

  丈夫就是石小菊的眼睛。

  大功告成。

  泡黄豆。

  石小菊能通过手准确找零钱。

  合 箱。

  挤豆汁。

  豆花上箱。

  编者按:

  身体的残疾,地位的卑微,不影响一个人成其伟大。

  我县腴地乡下腴村的石小菊,堪称身残志坚、自强自立的典范。

  她从小双目失明,未上过一天学,但勤劳善良、和睦邻里、相夫教子在当地有口皆碑。在丈夫身患脑梗塞、丧失劳动力的时候,她主动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学会了制作豆腐的手艺,并让两个儿子腾出时间外出务工,让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家庭转现了生机。

  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不少人削尖脑袋想挤入“贫困户”的当口,她主动申请退出低保,这不能不让那些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却慵懒无为者自惭形秽。

  国家鼓励贫困户自强自立,鼓励巾帼创业,更鼓励残疾人创业,更希望他们自食其力与国人一道同步步入小康。虽然身残志坚的石小菊虽没有张海迪、史铁生等人的光环,也没有凯勒·海伦这样大的名气,但她的心中有一幅幅美丽的生活画卷,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为此,本报今日推出《好盲嫂,持家有道:厚爱豆腐轻低保》特刊,飨食读者,以期鼓舞更多人自觉投入到酉阳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滚滚洪流中来。

  你能想象一个盲人生活的不便吗?能想象在一个没有光明的世界里,还能跟正常人一样操持家务,为家人生计而奔忙的情景吗?

  阳春三月,记者一行慕名来到腴地乡下腴村2组,拜访盲嫂石小菊,亲眼验证了事先的想象。在房间里穿梭自如,忙着搬椅子招呼客人的石小菊,让人叹为观止,肃然起敬。

  命运多舛:

  少小失明,

  多病丈夫失去劳动力

  石小菊,今年39岁。眼前的她,不足1.6米的个头,衣着整洁,见有来客,带着农村人朴实的问候,热情地在堂屋和院子里熟练地为大家安排坐凳。

  石小菊回忆,自己的眼睛在两岁左右就失明了。对于这个五颜六色的世界,除了大日头时眼前有混沌的光亮外,整个世界就是一片漆黑。

  因为双目失明,在18岁那年,石小菊嫁给了比自己大25岁的李明富。婚后,老夫少妻先后生育了两个儿子。

  平常的日子里,李明富外出干活,石小菊在家里照顾孩子。日子虽不宽裕,却也其乐融融。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尺又遇打头风”。前几年,石小菊发现丈夫老是忘记事情。在2015年4月,多病的李明富,在一次入院治疗中被诊断为脑梗塞,经鉴定为二级残疾。本身已经上了年龄,再加上这毛病,李明富再也不能干体力活,也再也干不了体力活了,还经常丢三落四。

  对于石小菊这样的农村家庭,男人无望恢复健康,干不了体力活,有地不能耕种,有工不能去务,那就意味着断了经济来源。

  雪上加霜的是,家庭每个月还需为李明福开支600多元的药费,一家人生活怎么办?

  还好,在这一年,石小菊一家被评为低保户,保障了这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所需。

  女儿自强:

  勤学苦练,

  百箱豆腐铺就新出路

  自强自立才是根本出路!这是从没上过学的石小菊,从小就悟透的人生道理。对于两个还没完全成年的孩子,以及吃饭都需要照顾的丈夫,石小菊没有跟任何人商量,就扛起了家庭重担,谋求出路。

  下腴村,深处大山腹地,距离乡里最大场镇需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在村里,有劳动力的村民基本都外出了,留守的村民蔬菜都是自己种,肉食都是过年时间存放下来的腊肉。而豆腐这种大家都喜欢吃,但购买不便,自制又不易的家常食品,却成了大家可望而不可得的好菜。

  石小菊默默地下定决心,学制豆腐,卖给村民,以此赚取加工费用。

  郭全英今年已70岁,一直以来是下腴村四里八乡磨制豆腐的好手。2015年6月,石小菊买来黄豆、石膏,拜这位邻居为师,学制豆腐。

  郭全英觉得石小菊无论是亲戚朋友、左邻右舍有大事小务都肯帮忙,再出于同情心理,很乐于向她传授技艺。

  郭全英手把手教石小菊泡黄豆、磨黄豆、摇豆汁、煮豆汁、上箱、开箱……并让李明富为她打下手,一箱箱豆腐在师傅的指点下逐步成功。

  “别人事情也多,不可能天天守着帮你做豆腐,必须自己学会点豆腐的技术!”石小菊暗下决心。

  然而,她点豆腐的核心技术一直不稳定。

  “石膏的生熟、量的多少,何时下膏决定豆腐的品质和口感——这就是技术的关键。”石小菊通过一次次摸索,逐步调整石膏用量,逐渐掌握了点豆腐的最佳时机,一箱箱色泽洁白、成型容易、口感稳定的豆腐在市场上非常畅销,连师傅郭全英都惊讶不已。郭全英介绍,之后自己家制豆腐,也就干脆请徒弟石小菊点石膏了。

  每次卖豆腐,李明富已经习惯作石小菊的眼睛,在李明富缓慢的步伐后面,是紧紧拉着他手的石小菊,肩上背着背篓,背篓靠背处隔一块薄膜,薄膜外放着一箱已经一块块划好的豆腐。豆腐也是石小菊掐着饭点一手一脚刚刚制好的,还滴着水,冒着热气,一上路要不了多久,就被左邻右舍购买一空。

  此后,每当袅袅炊烟升腾的时刻,下腴村的田间小道上,不时传来李明富“卖豆腐喽——卖豆腐喽——”的声音。

  常人不能想象的是,石小菊学会制豆腐,整整花了180多天,用去了500多斤黄豆,付出了何等的艰辛!

  持家有道:

  不等不靠,

  自力更生申请退低保

  豆腐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需求大,石小菊往往会在年节前,提前请来师傅郭全英或者其他邻居来帮忙。在今年过年前,一天最高卖出了15箱豆腐。而在春节之后,石小菊每隔两到三天才做一箱豆腐,毕竟留在家里的人,都是为数不多的老人和孩子。

  为更好地利用制豆腐剩下的豆腐渣,也为了更多地开源,石小菊比往年多买了几头小猪。在豆腐渣的作用下,她家的猪明显比别人家的更肥、更重。去年,她家5头小猪,年底变成了5头大肥猪。石小菊自己留了两头猪,卖了三头,一次收入了1万多元。

  如今,她家两个孩子已成年,也进了珠海一家电子装配厂上班。想起自己家3年前的窘困模样,再看看眼前重新上了正轨的生活,石小菊的手脚更轻便了。春节刚过,她找到村服务专干李庆华以及新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杨波,说自己家有豆腐生意支撑,已基本解决家庭生活问题,孩子也能外出务工挣钱了,所以之前评上的低保可以取消了。

  杨波表示,非常赞赏石小菊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但究竟取不取消低保,还得按照相关政策及实际情况,上报上级进行综合考量。

  今年,石小菊用这几年攒下的钱,新修了近16平方米的厨房,专门用来制豆腐。她摸索在新修的小小豆腐作坊里,随着环境的熟悉,石小菊感觉眼前生活道路越来越明亮、宽广。

  记者手记

  “贫困户”当自强

  采访石小菊,无论是她真诚淳朴的问候,还是来去自如的轻便身影,以及安静笃定的处事态度,都让记者一行人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更别说那藏在这个柔弱身躯背后的坚强、执着。

  对于石小菊,邻居们更少的是同情,更多的却是敬佩。作为一个双目失眠的女人,对自己的生活料理,对家人的照料,对家计的独力支撑,放在大多数正常成年男人身上,也是难以企及的。

  无论是同情、敬佩,都是饱含温暖和向上的力量。然而,这样的“石小菊”,却是“寒”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

  当前,随着全国脱贫攻坚的深度推进,酉阳农村还形成了“争当贫困户”、“脱贫不脱帽”的怪现象。这些“贫困户”身体健康、衣食无忧、以贫为荣、惟利是图;还有一些“贫困户”,好吃懒做,每天连脸都懒得洗,家里一个月也不扫一次。扶贫工作队大部分精力也被耗在对他们的说理宣教上。

  立不了志,何以能立家、立业?指望能评上“低保户”、“贫困户”,眼巴巴望着各级党委、政府来“送温暖”,这样的人不仅得不到同情,反而令人生厌。

  一个双目失眠的女人,不等不靠不要、自强自立成为了一家人的顶梁柱,在日子初步进入正轨后,又主动提出退出低保户政策,这让那些堂堂七尺身躯的“贫困户”情何以堪?

  脱贫,要先立志!在石小菊面前,谁有理由叫穷叫苦、自怨自艾。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