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报声音 > 正文
改善民生要多积尺寸之功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3-23 02:15:53 | 记者:程正龙 | 编辑:李平

民生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决不能吊高胃口、寅吃卯粮,决不能好大喜功、邀约民心。

全国两会闭幕了,但其热度仍在持续,各种民生利好如何落地值得关注。仔细梳理今年全国两会,民生仍然是大家关注和热议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大篇幅提及民生,宪法修正案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密集释放“民生红利”,精准扶贫、教育减负、手机流量降费、个税改革等民生热点在网上频频刷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问题之所以每年都成为全国两会的重头戏,是因为它不仅事关各个群体的直接利益,而且也是观察政府施政所向的重要窗口。不难发现,近些年来,民生在全国两会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民生相关议题也越来越多。民生问题被广泛热议,既是民愿民意的集中表达,也是社会治理成效的真实反映。我们要读懂其背后老百姓的新期待,更要把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任务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多积尺寸之功,一件一件地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进入了新时代,民生的需求有了新变化:老百姓期待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这些新变化,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提高改善民生的针对性、有效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所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当然,民生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意味着,民生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决不能吊高胃口、寅吃卯粮,决不能好大喜功、邀约民心。

在改善民生上,重庆一直在行动。比如,去年底我市组织实施了一批民生实事,涉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主城区交通拥堵治理、社区养老服务、公租房优化利用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身边事。这些实打实的举措回应了民生关切,破除了民生痛点,切实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任何事业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改善民生工作是一项“苦活”“潜功”,尤其需要扎扎实实整巴实,不吹壳子,多积尺寸之功,多出细微之力。我们唯有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魄,不骛于虚声,不忘执政为民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切切实实地把改善民生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