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永不消逝的文化乡愁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2-19 01:10:12 | 编辑:周游

重庆出版集团把《记忆重庆》的新书发布会定在立春之日,这是在春天里为我们这座城市种下了一颗新的文化种子。

我们合作编这部书起于2006年,2016年年底交稿,历时10年。随后,出版集团对内容精雕细琢,对装帧更精益求精,几次推倒重来,历时两年方才面世。因此这部书从创意到出版,花了12年。

《记忆重庆》是丰厚的巴渝文化的载体,旨在进一步发掘和弘扬重庆历史文化底蕴,彰显重庆历史文化名城风采,是巴渝历史基因的权威解读,重庆文化的精彩展示。

重庆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我们既是巴人的后代,又是湖广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那些浸润着巴山夜雨的文字,那些凝聚着爬坡上坎精神的诗篇,就像一束束熊熊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滋养了我们的情感,冶炼了我们的灵魂,砥砺了我们的心志,激励我们走过了人生悠长而艰难的岁月……

《记忆重庆》恪守“写重庆”的原则,精选古今中外的重庆人、外地人和外国人写重庆人事景物的名篇佳作。全书共选183人的288篇诗文,以纵横交错的结构展示重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城市精神,序曲“山水之都,美哉乐土”,以中外文化名人的诗引领读者走进重庆;“远古之光,惊震寰宇”,巫山龙骨坡猿人的发现,将人类的起源推进至204万年前,改写了人类演化史的定论。

大溪文化昭示5300年前的先民就在巫山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大禹文化的无可争辩的史实证明:大禹娶妻生子、为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之地就在重庆。“巴渝时空,群星璀璨”,对重庆之“源”巴、巴族、巴国的由来、发展、兴亡及辈出之英雄,作了有力的诠释。“千古三峡,神奇悠远”,集中表现三峡之壮美以及古今中外诗人们情在三峡,志在千里的高洁情怀。“广纳百川,兼容开放”,从历史的纵深说明重庆是一座移民城市,具有多民族、多地区的文化交融而形成的多元复合的移民文化。“抗日烽火,不屈之城”,展示重庆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首都,又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战区统帅部所在地,与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苏联莫斯科并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名都之一,虽经日本侵略者六年多的狂轰滥炸,依然挺立不屈,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薛穆大使等国际友人的称颂。“红岩丰碑,巍巍屹立”,是对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培育的红岩精神的展示,昭示我们“弘扬红岩精神,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前进”。“歌乐忠魂,动地感天”,是渣滓洞、白公馆革命烈士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同敌人坚决斗争,为人民勇于牺牲的耿耿丹心和光照日月的凛然正气的真实记录和对后来者的血泪嘱托。“英杰名流,灿若星辰”,近代以降,巴渝大地涌现了不少为国为民的英杰名流,他们为民族独立、为祖国的富强,呕心沥血,不懈奋斗,是重庆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时代新元,春光无限”,重庆解放,一扫阴霾,新政新貌,无限春光。“直辖新机,扬帆沧海”,重庆直辖,更上层楼,扬帆沧海,直奔理想的彼岸;“会当凌云顶,遥瞰新山城”,是对重庆不断前行的“瞻望”。

《记忆重庆》所选诗文均系“美文十时文”,既有文采情韵和时代感,又有文献史料价值,具有强烈的文学性、精美性、新奇性、国际性和可读性,是传承巴渝历史文脉,弘扬重庆文化精神的典范读物。

在3000多年的重庆发展史上,形成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革命文化为主体的重庆历史文化体系。其中,巴渝文化和革命文化是重庆历史文化的基础,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是重庆历史文化的特色。《记忆重庆》就是我们重庆对有中国特色文化体系的文学表达。

《记忆重庆》,它将激励我们继承与发展“质直好义,兼容开放,登高涉远,负重自强”的巴渝文化精神,热爱重庆,服务重庆,建设重庆,为建设新重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提供最大的动力和启示!

过去,家乡有祖上留下的老屋,家乡有家族共有的祠堂,祠堂里供奉着祖先、祖辈的牌位。那就是根,那就是乡愁之所在。如今,家乡的老屋没有了,祠堂也不在了,我们的根在哪里?乡愁又该寄托何处?我们想,或可寄托于这部《记忆重庆》之中吧。

记忆重庆,乡愁永在;记忆重庆,永不消逝的文化乡愁常驻巴渝儿女的心里,融化在血液中,生生不息,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周勇 傅德岷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