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庆 > 正文
从老路中走出新意 “光坝子”也能挣钱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2-14 03:35:12 | 记者:罗芸 | 编辑:王俭林

陈刚(右一)在果园查看修枝情况。记者 罗芸 摄

同样一亩地,租给电子厂每年可收5000元的租金,流转给村里发展农业,年租金只有2000元——一番纠结后,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歌乐村村民苟裕金还是“傻乎乎”地选择了后者。

“后者更生态,也更有前景!”昨日,已当上农家乐老板的苟裕金掩不住喜色,“事实证明,陈刚书记看得比我们远、想得比我们深!”

作为歌乐村党委书记,陈刚带着村民重走发展农业的老路,让村民的空院坝都能赚钱,赢得了村民拥护。

“找现钱”之路行不通了

1996年,已在一家企业任副厂长的陈刚被选为歌乐村村委委员、村企业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村民与村内乡镇企业的关系。

当时是乡镇企业最红火时期。靠挖山采石办碎石厂、石灰厂等,歌乐村年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村民也靠出租土地或进厂打工轻松致富。

2004年,市里为保护主城“肺叶”要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村里的企业首当其冲。这时,仍有不少村民想把地租给铸造厂、汽修厂,几乎每天都有两三拨人到村委会,要求村里别妨碍大家“找现钱”。

重搞农业

2011年,陈刚任村支书。“压力很大。但我不能为了一时的财路而断了村里长久的财路。”陈刚为此不断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外地农村发展经验,并于2012年提出“重新搞农业”。

“要重走老路?”村民们都吃了一惊。歌乐村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是“蔬菜村”,但人均1.1亩地,侍弄再精细也难富裕。

面对群众的不理解,陈刚实施了党建网格化管理,通过“1+10”的方式(即1名党员对口联系10户群众),实现村支两委与村民意见的互通。这下村民才明白,村里要成立绿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村里土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同时实施股权制改革,每0.5亩地为一股,村民入股当“股东”。不过,合作社给的租金只有工业企业给出的40%。

苟家湾社的村民意见最大。为此,陈刚与村支两委干部一起,挨家做工作。其中一家,他登门十余次,边帮村民干活,边给他们算账:搞农业虽然眼下租金少,却是朝阳产业,至少可以发展几十年;而想进村的企业大多数技术含量不高,有的还有污染,要不了几年就可能被淘汰,地也不好复垦,到头来啥都没了。村民们想了很久,最终都点了头。

2012年,“颐麓欢歌”生态园在苟家湾动工。

赏花节里机会多

2015年,歌乐村举办首届“颐麓欢歌”赏花节。2000多亩的园区内,桃花、李花、油菜花盛开,人流如织。

苟裕金在赏花节中发现了契机,办起农家乐,多的一天能收入数千元。更令他惊喜的是,还有游客向他租院坝搭帐篷。“这下不仅是桌子、椅子,连光坝子也能挣钱!”苟裕金乐呵呵地说,现在他年收入不低于五万元,比把家中仅有的两亩地租给企业划算多了。

红庙社的赵吉容也很高兴。62岁的她与丈夫把2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租金4000元,自己在生态园打工,年收入约3.2万元,丈夫打零工年收入约3万元。2015年和2016年,她家入股分红分别达到280元、480元。

目前歌乐村已发展起40多家农家乐、养老机构,去年全村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余元,成为沙坪坝区集体经济实力最强的村之一,村集体资产由2011年的4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多万元。

“着眼于长远,实行机制创新,才能把老路走出新意。”陈刚说。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