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体> 文化 > 正文
纪录片《诗意重庆》首发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2-11 02:51:32 | 记者:兰世秋 实习生 林曦玺 | 编辑:王俭林

三位本土诗人讲述内心的那首诗、那座城

《诗意重庆》首发式宣传海报。(《诗意重庆》摄制组供图)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兰世秋 实习生 林曦玺)2月10日,纪录片《诗意重庆》首发式在大坪英利万达影城举行。该片通过李亚伟、李海洲、邱正伦三位本土诗人的深情讲述,为观众描绘了他们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以及各自心中的“诗意重庆”。

《诗意重庆》由曾获“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大奖的重庆青年导演郑正执导,该片分为《山河故乡》《诗意江湖》《热血山城》三个章节,三位诗人分别讲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那首诗、那壶酒、那座城。

上世纪80年代,21岁的李亚伟写出了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中文系》,这首诗在诗歌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诗意重庆》中,李亚伟回忆,当年他写这首长诗仅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而在自己南来北往的漂泊生涯中,他始终挂念的是故乡重庆:“我终于明白,故乡是我血肉躯体上抹不去的深深胎记。”

1973年出生的李海洲从16岁开始,就一直没有停止创作的脚步。片中,他出现在《诗意江湖》章节,表达了对时代、对诗歌的思考。

邱正伦现为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诗意重庆》中回忆了上世纪80年代诗歌的辉煌,以及自己对重庆深深的依恋。他说:“一提到诗歌我就很激动。诗歌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关于诗歌的现状,李亚伟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人认为如今诗歌太小众,文学的辉煌不再。但事实上,现在写诗的人比过去多得多。李海洲表示,重庆是诗歌的重镇,重庆诗歌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郑正介绍,《诗意重庆》着意于三位诗人各自精彩的诗歌之路,也着眼于极具魔力的重庆山水。摄制组精心选取了南岸哑巴洞码头、南之山书店、磁器口金碧巷以及西南大学校园等颇具山城特色的外景地,希望捕捉到重庆这座诗意之城的魂魄。

当天,《诗仙太白兄弟情》MV也进行了首发。《诗仙太白兄弟情》讲述了在重庆的一条老街上,几位青年男女的奋斗与友情,令人回味悠长。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