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江津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效初显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1-31 04:06:28 | 编辑:李平

慈云镇农家书屋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闹元宵”习俗

江津区文化馆非遗展厅

以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塘河婚俗为原型的现代川剧《塘河嫁》 摄/熊明

江津区自2015年7月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紧紧围绕“城乡均衡、网络健全、便捷高效、特色鲜明、惠及全民”创建目标,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去年7月,文化部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中期督查,江津区获综合得分97.14分的好成绩,列中西部20个创建城市第一。

夯实基础

力促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均衡化

加强重点公共文化项目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新建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剧院等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城区新增文化设施面积2.8万平方米,总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推动文化建设与城市景观融合,拓展公共文化实体空间,新建滨江路支坪段、鼎山公园、黄桷故道、篆山坪公园等文体活动场地20多万平方米。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完成29个综合文化站改造升级,将272个村社文化室打造成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群团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281个文化中心户(大院),实现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村村有”;全面升级改造农村应急广播工程,新增3.74万户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实现全区广播“村村响”和电视“户户通”。

科技融合

力促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率先在全市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实现大数据统计、场馆和活动预订、地域文化展示等功能。依托“公共文化物联网”江津分中心,创新“群众点单、政府配送”的服务方式,提供演出、展览、讲座、培训等“菜单式”服务,30余万人次受益。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终端建设,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达20TB,获评全国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试点单位。

摸实民意

力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多样化

推动文化产品供给多样化。根据群众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民健身等活动200余场,服务群众56万人次。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增加“五馆一站”免费开放内容,46个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常年免费开放,综合文化服务设施实现公租房、敬老院等空间配置全覆盖。采取“自上而下、以需定供”的方式,将优质文化产品送给城乡居民,广泛开展巡展巡演、文艺培训、乡土宣讲等活动1万余场次。

推动文化服务主体多样化。坚持政府主导,实施“文化+”战略,推进文化与旅游、现代农业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度融合,建成以迷你自然王国、江公享堂等为代表的文化场所57个。广泛吸引企业投入,利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建成以“五心社区”为代表,集小型演出、文化沙龙、民间竞技、展览讲座等为一体的个性化文化场所15个。通过社会众筹,建成以“风马牛书吧”为代表的城市休闲文化空间12个。

推动文化服务品牌多样化。注重活动组织的社会性、品牌性和群众的参与性,充分挖掘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出“爱情文化、楹联文化、古镇文化、长寿文化、名人文化和抗战文化”六大地方特色文化名片。按照“一节一品牌、一镇一特色”的思路,打造出“中山古镇千米长宴”、“爱情天梯”、“七夕情人节”及白沙闹元宵等特色文化品牌项目47个。

务实保障

力促创建工作规范有序常态化

强化宣传保障。组建“乡土宣讲”队伍,在田间、地头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方式,宣讲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形成独具特色的“嘉平情景党课”、“夏坝青菜头”等宣讲品牌,共开展“微宣讲”活动1.3万余场次。江津区院坝宣讲团获中宣部“全国基层宣讲优秀集体”荣誉称号。

强化经费保障。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落实创建专项资金1200万元,已累计投入2.2亿元建成“五馆两中心一院”,投入1100万元完成基层综合性服务中心和文化中心户(大院)提档升级。2016年,全区文化体育传媒总支出同比增长36.8%,人均文化体育传媒支出165元。

强化队伍保障。新增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78个,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空间,培育了一批特色文化团队和特色文化能人,共建成总会员1200余人的文艺协会14个、队员规模2901人的特色文化团队68支及总规模3634人的文化志愿服务团队103个。

坚持问题导向

力促长效保障机制规范化

江津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了6项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监测机制。率先在西部地区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监测工作,重点对标准落实情况、标准存在的缺陷及其影响落实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监测,破解评价不科学、决策缺依据、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群众反馈机制。规范各场馆(站、中心)群众反馈意见的渠道、程序和时间,每年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价工作,加强了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服务效能等方面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摸清了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靶向性和精准性。

文图两馆总分馆机制。文化馆以“1+10+3”模式,强化总馆、分馆之间的互动与协调,促进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提升;图书馆紧扣“书”这一主题,加强总馆、分馆间通借通还、书籍定期流动及服务“3000平方公里图书馆”全局概念。

文化中心户(大院)等级评定机制。按设施设备情况和实际服务群众范围,对基层综合性文化中心户(大院)进行分级,并按不同等级补助后续维护经费,对不能履行服务功能的予以取缔,解决基层文化设施管理缺位、便捷性不够、服务末端不前置的问题。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制定《江津区关于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项目实施意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努力破解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大包大揽、一家独办的格局。

推行跨行业融合“四小”机制。加大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力度,通过与部门、行业融合形成“小场所、小教材、小册子、小展示”的“四小”机制,扩大公共文化的渗透面,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是有特色的文化服务,特色文化服务也是有效益的公共文化服务!”江津区文化委主任郑军燕说,下一步,他们将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特色化发展这一主题,全力打造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一批具有文脉相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空间、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消费空间、一批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一批特色文化团队、一批特色文化能人,为把江津建成文化强区提供重要支撑。

赵童 王琳琳 陈元媛

图片除署名外由江津区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