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黔江 十指紧握成合力 打开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8-01-26 02:33:05 | 编辑:李平

濯水古镇廊桥花海 摄/陈彤

“体彩杯”重庆·黔江第三届国际钓鱼邀请赛在冯家街道植裕生态园举行

黔江冯家街道中坝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新村的健身道 摄/杨敏

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

黔江区老窖溪水库

八面山头绿争峰

阿蓬江湿地公园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刻论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黔江山清水秀,生态优势显著。近年来,黔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生态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去年,黔江紧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主线,突出“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两大重点,大力实施“城市‘推清’、水源水域保护、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三大工程,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森林覆盖率达60.2%;阿蓬江两河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93.1%,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来自10个方面的工作措施和实绩,成为黔江生态文明发展轨迹的最好见证,为下一阶段黔江生态文明建设打开了崭新局面。

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进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党的十九大为黔江深入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黔江将牢守生态底线,坚定不移地继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以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围绕“紧扣一条主线,突出两个核心,取得三个明显成效”的总体思路,确保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农村环境更美》》

人居环境 打造全市范本

伴随着黔江国际江河钓鱼邀请赛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冯家街道渔滩社区那片“养在深闺”的村落,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和喜爱。

“芦苇吐穗柑桔鲜,阿蓬江水碧如蓝。秋闲钓鱼何处去?群英垂竿向渔滩。”北京作家刘庆邦在到渔滩观摩钓鱼比赛后,为当地美景所感,诗兴大发。

日渐成为黔江“窗口”的渔滩,是黔江着力打造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冯家街道位于阿蓬江沿线,去年黔江以冯家街道渔滩、桥南、中坝、寨子4个村居为重点,启动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建设。

在这一片区,一江两岸有1150栋房屋通过风貌改造变得古色古香;中坝河堤上,健康长廊的建成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健身场所;建成区道路全面完成“白改黑”;改建污水管网2.4公里,铺装人行道1.8万平方米,换植行道树616株;7公里环湖步道、12公里自行车道、中坝关村坝人行吊桥建设、渔滩吊桥维修、官村滚水坝整治、150个标准钓位建设、冯家大桥景观改造等工程相继完工。

片区全面推行“户集、村收、街转、区运”村社垃圾收运模式,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解决辖区保洁,落实专人负责每天定时清扫各村(社区)骨干道路,分片、分段、分户集中收集农村生活垃圾,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

结合阿蓬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黔江还在示范片区内对众多农家庭院进行环境综合整治,硬化院坝总面积达2056平方米。片区内整洁庭院达90%,安全供水率100%,自然村通畅率100%,卫生厕所覆盖率90%,生活污水处理率95%。

综合整治 惠及万户千家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除了在冯家街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建设,黔江去年还启动建设美丽宜居村庄5个。其中,阿蓬江镇黄莲村、濯水镇三门、冯家中坝和中坝蓬江已基本完工。

以农村人居环境市级示范片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引领,黔江在全域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互动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力促农村环境整治与生态文明发展相促进、与转变发展方式相互动、与幸福城市建设相融合。截至去年,全区村庄环境整治覆盖率和受益面达100%,公众环保满意率达95%以上。

黔江精心编制《小南海镇等24个乡镇环境保护规划》《黔江区“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黔江区“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黔江区人居环境“十三五”建设规划》《黔江区“十三五”农村清洁能源规划》《黔江区“十三五”卫生改厕所》《关于印发黔江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域划分及养殖污染控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4-2020年)》等规划,形成了覆盖到边、定位到点的规划控制体系。争取到上级资金6.34亿元,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有效治理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养殖场污染。

通过环境综合整治,黔江的集中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和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95%、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3.84%以上,实施区域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处理利用率达70%以上。

城乡水绿天蓝》》

推行河长制 河库有“管家”

“现在河水更清了,河岸更美了。”“原来把垃圾往河里和河边倒的现象已经基本没有了。”“河里的鱼虾逐渐开始多起来了”……沿黔江河、阿蓬江而行,沿线居民纷纷为河长制的实施点赞。

去年5月11日,黔江印发《重庆市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全区30个街镇乡于6月底前全部制定了各自的细化方案。随后,两级河长办公室相继建立,各级河长陆续到位。5名区委、区政府领导担任区内21条区级重点河流和9座重点水库的区级河长,街镇乡、村和社区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本级总河长。全区共落实三级河长379名,实现了河长制全覆盖。黔江仅用4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全区281条河流、23座水库的调查摸底,为编制全区“一河一策”方案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黔江已完成21条重点河流、9座区级水库“一河一策”方案的编制工作。各乡镇街道的河库治理保护方案编制工作已于去年12月全面启动。

河库管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领域,政策性和专业性较强。黔江采取“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河长制的基础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河长的业务水平。及时出台8项河长制相关制度,有效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两级河长共计巡河3399次。

去年,黔江还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五四”青年节等契机,先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河长制工作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河道清理志愿服务行动20余次,参与志愿者800余人次,进一步扩大了河长制的宣传覆盖面。

向大气污染宣战 城乡天更蓝

去年,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7年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数据显示,去年黔江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5.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较上年下降15.4%。

显著的成绩背后,是黔江以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区为契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四控一增”,大力推进的“蓝天行动”。

去年,黔江淘汰黄标车436辆,区域内基本已无黄标车。相关部门严格按标准定期检测机动车尾气,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调查,划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38座加油站实施了油气回收治理,全面供应国Ⅴ标准汽柴油。

黔江出台了治理建筑工地扬尘12条措施,全区72个建筑工地全部落实控尘措施,成功创建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5个。城区道路清扫保洁严格执行“三洗三扫一冲一降尘”标准,严控脏车入城,成功创建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5条。全区21家非煤矿山和4家混凝土搅拌企业严格落控尘作业要求,收效明显。

工业治污上,黔江全年未审批核准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落地,所有企业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关停一条20万吨/年电解铝生产线,控制2家水泥企业产能减量25%;3家企业改用清洁能源,淘汰燃煤锅炉3台12蒸吨,全区2家烧结砖瓦窑企业完成整治。

同时,出台了《城区垃圾禁烧方案》、《黔江区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9.7平方公里,取缔燃煤炉具107台,完成城区和濯水古镇景区商户改用清洁能源89家、落实“煤改气”补助资金80万元,推广低空排放烧烤油烟净化车52台。

严控污染源 护好水资源

河长制的全面推行,离不开“碧水行动”的纵深推进。在“碧水行动”的带动下,近年来黔江水体水质持续保持稳定。两大主要河流中,阿蓬江两河断面达到Ⅱ类水质,黔江河水质不断改善,全面消除黑臭水体,4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在黔江,4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部被划定保护区,3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完成规范化建设。阿蓬江流域取缔网箱及围栏养鱼7万平方米,实施船舶污染防治,入江排污口得到全面整治。推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完成段溪河双泉电站、黔江河观音岩电站改造,生态基流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和完善城市污水管网,黔江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3.84%。投资3.8亿元整治黔江河,取缔养殖场99家,实施直排口整治及污水管网建设项目19个,金港桥下游段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投用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弘龙水泥协同处置污泥项目,基本建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全区38家医疗机构全部建成医疗废水处理站,城区洗车店全面实现室内作业。

农业污染防治上,黔江在划定畜禽禁养区的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环境保护备案率100%,有效治理率70%以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以“肥药双控、农膜回收、生物防治”为重点;推进生活垃圾户集、村收、乡转运、区处理,138个行政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

黔江还严格排水、排污许可证核发。对38家区控以上企业开展严格的环境监管。强化水体污染投诉查处,保障全区水质稳定。

强化污染治理》》

治理畜禽粪污 实现绿色发展

养殖业带来的畜禽粪污,是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最大来源。去年底,作为养殖业大区的黔江获批建设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该项目建设期限2年,涉及黔江28个街镇乡。项目总投资9088.5万元,内容包括在石会镇黎明社区、五里乡甘溪村建设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有机肥厂)2个,年加工能力16万吨;在石会镇青山村新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化示范基地,处理9000头种猪猪场粪污;在169个适度规模养殖场,对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新建和改造升级。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效解决黔江这一养殖业大区的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培育粪污资源化利用龙头企业,建立第三方技术服务机制,促进种养结合,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获批建设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离黔江摘下全国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牌子刚好半年。

去年,黔江对全区20头以上生猪当量养殖场进行精准摸底,全面纳入全市畜禽养殖环保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完善粪污收集、储存、处理设施,提高粪污设施正常使用率;指导采取种养结合、粪肥还田等方式,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

同时,黔江全面完成市上下达的6家养殖场关闭搬迁和5家养殖场粪污治理任务。在此基础上自加压力,增加了4家养殖场关闭搬迁任务和4家养殖场粪污治理任务。所有关闭搬迁类养殖场存栏畜禽全部处置完毕,圈舍全部拆除。

此外,黔江还督促指导多家养殖场按照雨污分流、固液分离、沼气化利用、沼液管网还田还土利用等要求,增添环保设施,促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种养结合,杜绝粪污直排。协调4家养殖场转产或停产,全面消除粪污排放隐患。全年基本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和0.8万头生猪当量粪污治理任务。

防治土壤污染 保障食品安全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去年12月,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二审。我国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即将步入更为规范的法制轨道。

为全面掌握区域内土壤污染详细状况,给下一步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黔江去年重点开展了渝湘高速黔江段邻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监测。通过调查了解,不断掌握渝湘高速黔江段路域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等基础信息,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在此基础上,及时编制出监测项目实施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完成了6个监测片区108个土样、20个农产品样采集和送样工作,获得检测数据1024个,目前正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报告编制工作。

土壤是否受到污染,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黔江着力搞好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国控例行监测工作,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预警目标,统筹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与农产品质量,坚持科学布点,坚持例行监测、长期监测与协同监测相结合,切实提升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按照全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安排和统一部署,去年黔江完成7个国控例行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目前土壤样品的采集任务已完成,正在进行制样送检。

黔江还在抓好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根据《重庆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和《黔江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工作安排,去年完成了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置及核查工作。

生态环境优化》》

严管森林资源 健康“地球之肾”

去年8月,黔江“十大最美树王”评选揭晓。以杉岭乡1200年红豆树为代表的不同种类的10棵古树成为黔江十大“最美树王”。

除了“十大最美树王”评选,去年黔江还在全区开展了“十佳森林美景”、“十佳森林村落”、“十佳森林人家”、“十佳森林步道”等评选,营造全社会保护森林资源的浓厚氛围。

生态发展,林业为先。去年,黔江的林业工作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认真落实生态保护发展各项任务,积极做好造林绿化与湿地修复,全面管护森林资源,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黔江完成年度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任务1.2万亩;开展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等森林经营9万亩;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强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经营,全年完成造林8万亩。

同时,对天然林全面实施禁伐,全区森林活立木蓄积量持续增长,为全区220余万亩森林资源落实全面管护,严格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制,全年无森林火灾发生。截至去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0.16%。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黔江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在湿地及周边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一江两岸绿化美化、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有序推进退田还湖,取缔人工养殖。实施湿地自然修复1万亩,加强日常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检查巡护巡查工作,严格湿地红线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严查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

此外,黔江还积极做好林权改革宣传调研工作和林权抵押、林地流转等服务工作,以大力发展特色蚕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全年新建桑园1.08万亩,改造低产桑园1130亩。

生态共治共享》》

“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建设需全民共治,成果由全民共享。在黔江,生态文明建设共治共享的格局正在形成,“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和方式逐步深入人心。

去年6月,黔江各地集中开展2017年世界环境日系列主题活动。在武陵广场、伴山国际小区,区环保局等单位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引导市民履行绿色生活公约,普及环保常识;经贸职业学院学生走进区环境监测中心站,聆听“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报告,见证了先进环保仪器设备运行的过程;“校园环保行之变废为宝”工艺品大赛发动全区学生参与,借此宣扬环保意识……

去年,黔江开展的类似活动不胜枚举。全区通过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和展览展示、技术交流,大力宣传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消费,利用各种媒介发送绿色低碳公益信息;在学校广泛开展相关课堂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起到“小手牵大手”的作用;倡导全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在通过大型宣教活动将群众“引过来”的同时,黔江组织环保志愿者们深入基层开展生态科普知识宣讲活动,将生态环境保护、文明低碳出行等相关知识带进千家万户。

绿水青山要成为金山银山,产业发展是关键。黔江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坚持抓好产业准入、监管、调整、退出等关键环节,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生态循环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把好环境准入关,引导和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的新型产业优先发展,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

执法水平提升》》

“零容忍、出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依法治国,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黔江以“零容忍、出重拳”的态度,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收获明显实效。

近日,黔江环保、公安等部门组成3个联合执法组,分别在3个主要入城口巡查、设卡,对入城脏车进行拦截,处罚脏车1500余辆。同时,以巡逻与设卡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工地出入车辆的整治,处罚带泥上路车辆100余辆。

从去年开始,类似的环保执法在黔江成为常态。黔江坚持重典治乱,铁拳治污,落实市委、市政府环境监管执法“零容忍、出重拳”要求,查处了大批案件,促进企业增加环境保护投入、激发其遵法守法的内生动力。采取按日计罚、查封、停产等手段,严打违法排污行为、清理整顿违法违规建设项目。

黔江强化相关部门协调联动,进一步落实信息共享、联席会议、案件移送、重大案件会商督办、案件双向咨询等工作制度,形成打击违法犯罪合力。自新《环保法》施行以来,累计移送行政拘留7件7人,并通过媒体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威慑。

强力的环保执法,需以健全的机制体制为保障。黔江积极落实环境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科学划分内设机构职能职责,率先实现查处分离。通过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全覆盖,做到环境执法全程留痕、实时上传。严格执行处罚案件五级审核、支队内审、案审委员会终审制度,统一环境行政执法文书,不断提高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

此外,黔江还采取“双随机”的方式,将抽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实现环保执法监管全覆盖;将保障环境安全与解决热难点问题相结合,增加群众获得感;将多手段监管与督促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相结合,提高企业环保守法意识。

2018年黔江 环境保护主要目标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力争达到340天。

●阿蓬江两河断面达到Ⅱ类水质。

●黔江河水质为Ⅳ类以上。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以上、65%以上。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以上。

●群众对环境质量满意率达90%以上。

赵童 彭光灿 刘茂娇 图片除署名外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