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青莼之思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2-12 02:31:28 | 编辑:周游

叶圣陶的散文《藕与莼菜》中说,在异乡吃莼菜,勾起他思乡之情。故乡的莼菜,那嫩绿之色与丰富诗意,令人心醉。我被意味隽永的美文勾起了好奇心。叶老是江苏苏州人,那么莼菜应产自那里。到底何等美食令其念念不忘?

我到图书馆翻查资料略知一二:莼菜又名蒪菜、马蹄菜等,富含蛋白质、糖、铁等多种营养成份,有消肿解毒、美容减肥之功。历来文人墨客大快朵颐之际,难免诗意横生,于是唐有白居易“犹有路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宋有苏轼“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呀!能惹得众多文人骚客心心念念的莼菜,到底有多美味?

终于有一年夏秋之交,我随同事到石柱出差。办完公事后,同事邀我去黄水看望她当年下乡时的乡亲,说艰难时得其关照,一别多年,想去看看。

蓝天白云,山丘浩荡,林木苍幽。阳光西斜,柔和得几近透明的亮,映得山川平坝,连同掩映于竹林中的吊脚楼都闪烁着迷人的浅金。

“这是啥?”路边一洼洼水田里,浮生着如缩小版睡莲的植物,叶面青绿,背面暗红,顶尖开白色小花。大姐说这叫莼菜。啊,莼菜!

当晚,乡亲们用腊肉、土鸡、野菌、都巴,还有莼菜款待我们。热腾腾的莼菜肉片汤躺在一只大碗里,莼菜色泽不似新鲜时葱绿,叶边卷曲起来,像泡开的茶叶泛着淡黄。入口滑滑的,一嚼脆嫩鲜甜,回味绵长。透明粘液裹满莼菜,连汤都黏黏滑滑清香四溢。

我试图从吃过的食物中找出与之相似的,新鲜小蘑菇?蘑菇没有这般脆嫩。鲜黄花?鲜黄花满是花的浓香,而莼菜的香气清新淡雅,隐隐带点草的清气。这清淡嫩滑与肉片的鲜香糅合,让人颊齿流芳,欲罢不能。

大姐与老乡絮叨家常,不住唏嘘感叹。我专注于满桌佳肴,忙着拿竹管去吸土家用糯米玉米小麦酿成的咂酒。远处,夕阳余晖映得大地山丘一片橙红,映得一张张黑里透红的笑脸格外舒展。

莼菜美味且颇有个性,对水质、气候、土壤等要求颇高,生态环境稍被破坏,莼菜就会去,故其产地不多,主要分布在浙江杭州、江苏太湖、湖北利川以及重庆石柱等地。据说有人不信“邪”,把莼菜移植到重庆歌乐山上,结果莼菜纷纷死去。无奈,只有乖乖回石柱。

在江南,莼菜与菱白、鲈鱼并为“三大名菜”。西晋人张翰在洛阳为官,叹“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撂挑子辞官回乡去了。

自明万历年间,莼菜就是宫廷贡品。后相传乾隆下江南,每到杭州必食莼菜,还派人定期运进宫食用。能让为官者舍官位取“莼羹”,让皇上长年牵挂惦记,这滑溜溜的水草,果非凡物啊。

由于环境变化等原因,目前国内产量锐减,而石柱凭借绝佳的自然条件,几乎雄霸国内莼菜产量的半壁河山。

不解的是,尽管莼菜产量逐年增长,市面上却难觅影踪。当地人说,莼菜多出口远销美日韩等国,主要市场并不在国内。

惆怅顿生。想念那莼菜与唇齿间捉迷藏的清幽滑爽,那“莼脂清轻胜蟹脂”的凡间至味。又念起叶老的美文: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所恋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故乡了。

年少时不懂,如今慢慢明白了。吃莼菜,其实一半在吃莼菜,一半在吃文化与乡愁。重庆有青莼如斯,怎不让人念乡之意如缕如丝。程华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