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重庆 > 正文
好故事也是一种生产力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1-23 05:30:53 | 记者:彭光灿 | 编辑:王俭林

“1公斤”脱贫故事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助黔江成功摘掉“穷帽子”

 

五里乡羊肚菌产业受市级各大媒体关注

农村科技带头人教新栽蚕桑的贫困户对蚕果分级

扶贫工作队在石会镇青山村为养蚕户传经送宝

黄溪镇建卡贫困户的脱贫产业

石会镇青山村建卡贫困户靠养殖脱贫

黑溪镇养蜂大户为建卡贫困户传授养蜂技术

11月1日,国务院扶贫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近期全国9省市26个贫困区县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将由省级人民政府陆续批准退出贫困区县序列。我市黔江等5个区县榜上有名。其中,黔江在“群众认可度”这一核心指标上,更是以96.87分的高分,位列26个即将摘帽贫困区县第一。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今年,是黔江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黔江通过广泛组织开展“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让脱贫典型说出自己的脱贫故事,请富裕群众讲好自己的致富故事,让帮扶干部分享自己的帮扶故事。

凝聚着黔江脱贫攻坚的正能量,经遴选编撰成册后重达1公斤的100多个脱贫故事在黔江大地广为传扬。“身边人”的鲜活事迹,持续激发着黔江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助力黔江脱贫致富,直奔小康。

A 拿起话筒 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如果不是帮扶干部的一再动员和鼓励,黄作珍这个年逾花甲、性格腼腆的农妇断然不敢面对一屋子人站上讲台,大声地讲出自己的脱贫故事。在黔江区黄溪镇今年1月举行的脱贫故事会上,她用有些发颤的手勇敢地第一个拿起了话筒。

黄家的情况是典型的因学致贫。多年来,黄作珍夫妇全靠种地供养两个读书娃,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2015年,扶贫工作组进驻黄家所在的兴阳村,帮扶干部根据黄作珍家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脱贫方案。在政府的扶持下,黄作珍夫妇在去年栽蚕桑6亩,养蚕7张,出栏肥猪2头,于年底成功脱贫。

“我们家的条件现在越来越好。有政府帮,我们自己还要勤快。今年,我们还要多喂几头猪、多养几张蚕,争取早日过上小康生活!”黄作珍的表态,引来掌声一片。

和黄作珍一样上台讲故事的刘春菊,对未来的生活同样充满信心。2014年,刘春菊丈夫去世,她在外打工10多年的积蓄也因为治病告罄,家庭生活陷入困顿。

“2015年政府开始对我家进行帮扶,教我学习蚕桑种植养殖技术,还让我享受扶贫搬迁政策,把房子从山沟里面搬到了公路边。”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刘春菊现在建起了8亩地的桑园,同时还养起了牛和猪,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今年我还要栽5亩蚕桑。我坚信只要自己勤劳不怕苦,日子会越来越红火!”故事结束之际,她提高音量,大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催人奋进的脱贫故事,逐渐化解着现场的紧张气氛。台上,一些讲述者开始丢掉发言稿,声情并茂地自由发挥;台下,一干听众频频发问,与讲述者互动。活动结束后,一些贫困户还围住上台发言的脱贫先进,继续向他们讨教脱贫增收的经验。

“举办脱贫故事会,让身边的典型现身说法,用相似的经历去感染人、引导人,比书本上的大道理和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得多。”黄溪镇党委书记王山河评价。

和黄溪镇一样,从去年底开始,一场场脱贫故事会在黔江的村坝院落、田间地头相继展开。

新华乡在中安村拉开了“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的帷幕。活动中,致富能手讲述了自己脱贫致富的亲身经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帮扶干部宣讲脱贫攻坚政策并结合实际落地生根,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的思想。

中塘乡在全乡5个村和社区分别组织开展了“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众多脱贫典型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脱贫经历和经验,引导群众增强自我发展意识。

濯水镇的“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中,多名新近脱贫的典型讲述了自己自脱贫攻坚以来在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切实改善家庭贫困现状的经历,极大地鼓舞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

B 脱贫摘帽 必须要引导群众立志

今年,是黔江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如何进一步激发贫困居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助力全区成功脱贫?

去年底,黔江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的通知》,要求以全区218个村居、11692户建卡贫困户、44299名贫困群众为对象,以村和社区为单位,在全区开展“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首先在每个村和社区选取5至10名脱贫和致富典型,围绕近两年党委、政府对其所在村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活环境、便民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村(社)两委对自己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以及自家吃、穿、住、行、看病、子女上学、产业发展、收入情况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为素材,讲述自己的故事,最大限度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

同时,由乡镇街领导、贫困村(社)“第一书记”和村(社)干部,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贫困村(社)和贫困户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党委、政府、驻村工作队、村(社)两委帮扶工作中的典型事迹为例,对贫困群众开展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感恩之心。并利用这一活动,对扶贫政策再次进行全面宣传解读,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

据黔江区扶贫办负责人介绍,在脱贫摘帽迎“国检”的过程中,贫困人口漏评率、综合贫困发生率和群众认可度是三道“硬杠杠”。其中,“群众认可度”这一核心指标必须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在“国检”随机暗访中,10位贫困户必须至少有9位对当地的扶贫工作表示认可。这是考验地方扶贫工作的一大难关。

“试想,如果贫困户对自己脱贫都根本不具信心,那他们如何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认可?”该负责人说。

利用“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之机,黔江针对“国检”中贫困户入户调查问卷、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再次组织开展问卷调查工作,以进一步对扶贫工作查漏补缺,并提高贫困群众对问卷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应答能力。

为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黔江从“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中涌现出的上千个脱贫故事中遴选出120多个生动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编纂成册以备推广学习。这本凝聚着强大脱贫攻坚正能量的《我的脱贫故事》厚达1.5厘米,重达1公斤有余。

事实证明,黔江以“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提升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的做法收获了实效——今年7月初,受国务院扶贫办委托,北师大组织171名调查员赴黔江,对黔江申请退出贫困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黔江扶贫工作的“群众认可度”达到96.87分,在同批次迎“国检”的全国26个贫困区县中位列榜首。

 

链接》》

四招兜底确保扶贫路上不落一人、不掉一户

金溪镇山坳村4组居民田茂华患有偏瘫,通过兜底搬迁入住新房,并在公益岗位实现就业,生活的信心重新扬起。

邻鄂镇邻鄂村6组居民刘华兵患恶性肿瘤,先后4次住院治疗共发生医疗总费用约8.6万元,经各种医疗救助政策报销后个人只承担8100多元,走出了生活困境。

田茂华和刘华兵的经历,得益于黔江在脱贫攻坚中,创新推出的贫困人口“兜底帮扶”机制。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黔江率先在全市推行这一机制,通过搬迁、医疗、教育、民政四招兜底,确保扶贫路上不落一人、不掉一户。

第一招是搬迁兜底。黔江对深度贫困户采取政府兜底搬迁,多方筹资4000余万元,免费为全区552户1827人修建房屋、安装水电、配置厨房卧室用具,实现深度贫困户“应搬尽搬”。

第二招是医疗兜底。黔江通过设立扶贫济困医疗救助基金1400万元,全额资助建卡贫困户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对农村建卡贫困户、当年因病致贫农户医疗目录内外自负费用予以兜底救助,确保自负费用不超过10%。累计支付818.4万元,惠及贫困对象2918人次,彻底解决贫困群众无钱看病难题。

第三招是教育兜底。黔江着力构建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资助体系,整合10个助学平台资源,整合资金2亿多元,惠及学生17.7万人次。同时,积极为贫困家庭毕业生解决就业,防止贫困代际传递。

第四招是民政兜底。黔江整合民政低保、五保、临时救助等政策,对2156户因患大病、慢性病、无劳动力等贫困家庭进行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本版图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