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文脉 > 正文
洋渡河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1-19 03:57:24 | 编辑:王俭林

我曾在《百年重钢史话》里看过这样一张老照片:远处是连绵群山,山下有一条河。河滩上,几位头上缠着布帕、体型瘦削的山民,背上压着一个高过头顶的大背篓,背篓里装着垒得高高的、一块块比拳头大几倍的山石。

当然,山民背篓里装的肯定不是一般的石头。按照书中内容,照片拍摄时间应该是在抗战初期的1938年,拍摄地在綦江区的洋渡河旁,山民们背的应该是麻柳滩或是土台矿区的铁矿石,靠人背马驮运向大山外的世界。

而綦江、麻柳滩、土台、打通、小鱼坨、洋渡河这些地名,我不记得自己曾经去过,却又真切地感到似曾相识。我那于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会计专业的父亲,从凉山彝族自治州回到重庆后,就曾在綦江铁矿西矿矿区做过16年井下采矿工和井下绞车司机。我的大姐曾在小鱼沱矿区文工团担任舞蹈演员,姐夫也曾是矿上的文艺翘楚。美术、篮球都拿得出手,还拉得一手好手风琴,矿上演出中必有他的独奏节目。

20年后的今天,我又来到綦江,来到麻柳滩,顺着洋渡河,走进这片故土般的矿山。

矿山的影子,匍匐在麻柳滩矿区横空静止的传输皮带机上。水泥浇筑的矿石储坑底部,几处水洼倒映着天空中斑驳锈蚀的铁梯。高高的行车架上,那些灯泡残缺的路灯默默映照着近处的铁轨和远方的梦。

曾经人声鼎沸、车马喧腾的矿区,却是如此的寂静。

哦,不,眼前分明有漫山恣肆的桐木艾蒿、鸟鸣花香。

在鲜有行人的山路上流连,不时可见为采矿运输修筑的道班小屋和水泥平台;半坡上,一丛丛比人还高的蒿草,肆意地伸向路中央。坡坎之下,洋渡河翻腾着白色浪花,并不宽阔的河水急急地向前奔淌,似乎无可留恋。江边水站的灌木丛里,一只白肚小雀探出头来,发现走近的人影,又惊慌地缩颈飞走。

置身于此山,抬眼望向山对面的山腰上一层又一层依山而建的矿区职工宿舍楼;山谷间洋渡河畔,稍微平缓的坡面上那些人去楼空的办公楼、生产辅助车间、食堂、商店、俱乐部、天桥等,又曾是怎样的一片繁华?

眼前这个充满历史符号的铁矿山,曾无数次被我父亲、哥哥、姐姐们在家中提及。这些与他们的青春年华血汗交融的地名,让我耳熟能详。尽管没有具像的接触,却似有种神秘的亲近,血脉相承一般。

“咚咚,咚咚咚……”山路拐角突然冒出震耳的乐声,一辆摩托车从斜坡公路中间的地平面上闯进眼帘,车上两个衣着时尚的青年带着头盔、齐跨合乘,表情漠然又带着几分探询地望向前路;车尾载着的音箱放着流行音乐,节奏铿锵、声震群山。摩托车风卷残云般从路中央与我们擦身飚过,很快消失在山坡的灌木背后。

随着矿区下马、人员分流之后,如今这片郁郁苍苍的大山正悄然酝酿着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我的姐姐在矿山里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回到文艺繁荣的主城区,现在重钢厂家属区幼儿园做教师,整天带着那些从没见过大山和矿石的小朋友们识字、唱歌。或许在秋天的午后,她会向城里的孩子们讲起那些矿山里的故事……(何鸿)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