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探索核心素养的“南岸表达”
来源:重庆日报
时间: 2017-10-19 03:21:06 | 编辑:李平

英语课上学生大方自信展示自我

学生沉浸在益智活动的乐趣中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一直是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核心素养“国家标准”的横空出世,无疑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实施的蓝图。

如何寻找核心素养在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中落地的力量?南岸迎难而上,率先在全市开展具有区域特质的核心素养“转化”实践探索,在书香南岸·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以课程改革为推手,让书香成为现实,让美德成为品质,让动手成为习惯,让艺术滋养生命……初步形成了核心素养落实的南岸路径。

让书香成为现实

政府投入 读书热席卷“家校社”

镜头:“妈妈,你错了,‘支持’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珊瑚浦辉实验小学的喇雅茹自从爱上阅读后,最喜欢给妈妈纠错。

她不仅爱纠错,还经常出题“考父母”。“爸爸,你知道《红灯记》是写的哪个时代的故事?”“白毛女真名叫什么”……父母买来的几十本红色经典书籍,小喇看过四五遍,俨然成为家里的小老师。

虽然还在读二年级,但喇雅茹一学期的阅读量达到200多本书。而像她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并不是少数。“在我们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一学期能达到近100本,全校人均一年读书能达到十六七本。”二年级一班班主任李颖介绍。

解读:走进珊瑚浦辉实验小学,不难发现其中奥秘。这里每个班都有漂书台、阅读明星榜、好书推荐榜、星光书籍走廊、教师阅览室、标准化图书室、书窝等。为激发学生兴趣,学校开展的“读书换卡”活动,让每个学生争做阅读小明星。制作好书推荐海报、寻找共同爱好书籍的伙伴、百科知识竞赛、读书沙龙等阅读交流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同样在11中,为鼓励阅读,学校精心编撰了丰富多彩的课外书导读校本,向学生传授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还编印配套的记录本,让学生人手一册,书写书评和感受。每学期全校选出50篇优秀的学生作品集合成《读青春》系列,目前已出版了3本。

此外,各校结合校情校史打造的校本阅读课程,如茶园新城中学的“三益讲堂”、天台岗融创小学的“图说三国”阅读课程、文峰小学针对学校阅读现状开设的“分级阅读”课程等,都非常有特色。

阅读已成为南岸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进南岸校园,从课间、午休到放学路上,经常能听到孩子们围绕书中内容展开的争论,走廊、花园、教室,处处都能看见三三两两安静看书的孩子。

“推广阅读不仅学校在努力,事实上政府花了很大力气。”南岸区教委负责人介绍,南岸区政府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建设阅读阵地、校园图书馆、漂书吧、文化墙、街头流动图书馆、社区电子阅览室等,给市民、学生创建处处有书读的书香环境。

“快去读书,读好书,虽然有一天人会变老,但你们仍有可能从这座生命之塔中获取能量。”这是著名诗人傅天琳对南岸学子的寄语。为推进书香南岸建设,南岸区特意邀请她在南岸学校举办50年经典诗作展,启动课外阅读竞赛,吸引近40所小学的1万余名学生参加。

浓厚的阅读氛围影响孩子、家庭,并将书香带进社区,影响社会。

在海棠晓月社区,社区的孩子们有的用画笔把旧书柜打扮得五彩缤纷,有的则自己动手制作个性小书架,并捐出自己的藏书。这样,楼道、底楼、花园等公共区域都能供小区居民自由取阅,散步、玩耍都可以阅读。

“有书香的社区,才更有品位。”社区居民纷纷点赞孩子们的做法。

让美德成为品质

体验代替说教 育心重于育才

镜头:赵伊湄是黄桷垭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去年寒假参加了学校开发的“玩伴游学”课程,从一副写满各种学习任务的扑克牌中,她抽到一项任务:坚持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打电子游戏,不碰手机和电脑,每天用阅读、运动、与同学互动来代替网游和上网。

起初这个任务把她难为坏了,半天不摸手机就无所适从。在妈妈的鼓励下,她试着发掘自己的其他兴趣,看书、绘画、旅游,7天、10天……她体验到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妈妈,少玩手机、电脑游戏,原来可以做这么多有趣的事。”孩子自己领悟出的道理尤为深刻。

在南岸学校,生动有趣的场景体验已逐渐代替传统的说教式的德育方式。

解读:“道德可以教吗?怎么教?”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命题,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通过生活实践涵养学生品德、丰富学生精神,让美德成为南岸学生的品质。”今天的南岸,在幸福教育的追求中找到了自我发展的特色路径。

德育不是刻板地说教与规约灌输,而是一种带给人们快乐与幸福体验的愉悦互动。正是有了这样的共识,创设多样化的主题行动,行动育德成为了南岸学校的常态。

南坪实验小学推行多年的“责任银行”,将学生点滴责任行为记录在“存折”里,养成教育变“活”了;迎龙小学的“小学生必需经历的N项修炼”,从品质培养、心理疏导等方面丰富孩子们的成长经历……行动育德润物无声。

以心育人,以梦启人,当美德内化为学生的品质,生命才会绽放出精彩。

“黄色预警,初二(X)班XX同学,近期情绪低落,请班主任留意。”“红色警告,初一(X)班XX同学,厌学情绪严重,心理状态极不稳定,请老师和家长密切关注”……心理健康状态也能象天气一样提前预报?这是珊瑚中学近期探索的学生“心情温度计”。

“心情温度计”是依据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调查数据,每月发布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内部严格保密),对需要关注的学生提前预警,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类似的创新让南岸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师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我们的心理健康课通常有游戏、有绘画、有讲座,总是在轻松愉悦的对话交流中,让学生不知不觉释放自己的心灵。”珊瑚中学李廷黎老师介绍,在珊瑚中学,心理健康课初一、初二年级每周一次,还有各种主题讲座、活动,涉及人际交往、青春期教育、亲子关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很受学生欢迎。

据了解,为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南岸率先在全市创建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还成立北师大边玉芳教授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培养大批教师人才,构建“三段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小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心理健康构建学生完整人格,中国梦、民族梦鼓舞人、激励人。几年来,南岸开展童画中国梦、童耕中国梦、梦想与团队等10余项系列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结合文明城区创建的“手拉手文明礼仪伴成长”系列活动更是影响60万名家长的文明言行。

多管齐下,让美德美行在南岸师生中真正落地生根。

何霜 余麗柃 图片由南岸区教委提供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