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网 > > 正文
大足:水稻收获季 机收开镰唱主角
来源:大足报
时间: 2017-08-14 16:51:16 | 编辑:李振兵

机收现场。

 “以前要花两三天才能完成的活路,现在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机收的效率就是高还省钱。”8月10日,拾万镇楠木村8社村民何胜富再次见识了水稻收割机的“高效率”,夸赞不停。

“现在插秧挞谷全是机械化,种七八亩地完全不是事儿。”今年72岁的何胜富因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逐年提高,种植水稻的面积也从去年的2亩地增加到今年的5亩地,因为机械化收割稻谷“太省事儿”了,效率还高,在当地水稻种植户中很受欢迎。“这两年,我们挞谷子全部都实现了机械化,就是等也要等到收割机来。”

进入8月中旬,我区不少镇街水稻开始进入收获季节,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为收割水稻而烦恼。按今年收割水稻的市场价格,每亩只要花80元,就有收割机专业队到田间帮忙收割,既省事省工,又大大提高了稻谷的回收率。

机收的另一个好处在于能节省种植户的种植成本。何胜富在田坎上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1亩地至少要4个人花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算上生活、劳工等费用,1亩地的成本在800元。而今年的价格是手工挞谷子的十分之一。“以前的收割方式完全不能和这收割机比。”

机收现场,稻田里农机翻飞,马达轰鸣;田坎上农户悠然自得,几辆农用三轮车早已等候多时,待收割机“吃饱”后,它就“嘟嘟嘟”把稻谷全部拉回家去,颗粒归仓。

当地群众之所以在农忙时节还这么“悠闲”,还得益于田间道路、乡村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田间的生产便道像一张大网,把田块与田块之间变得‘四通八达’,大型农机具在上面行驶一点也不成问题。”拾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地村民甚至还自己购买了农机具,让水稻种植更加轻简化。

为改善水稻收割的劳动条件,解决劳动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广水稻机收,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农机具31万台(套),农机总动力61万千瓦,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29个,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00余个,形成订单作业、跨区作业、租赁和承包加工“一条龙”服务模式,全面实现水稻机耕、机插、机防、机收作业。

记者从区农委获悉,今年,全区水稻长势良好,种植面积达45万亩,其中,水稻种植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1.5万亩。收割机能到达的地方均能实现机收,预计全区机收率将超过90%,每亩节约成本400元,直接为全区水稻种植户节约成本近2亿元。(记者陈龙实习生李直谕 文/图)

延伸阅读: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